(2015-12-17)【粉絲經濟】持續加溫的新社交

圖片翻攝自LIVEhouse.in

 (Brain 2015-12-17)2015年初春,實況攝影棚「詩涼子」在西門町大街上開張了,是全台首創手機遊戲的街頭實況服務,讓實況主與各廠商可以加速媒合,玩家可以透過即時分享直播與文字內容與觀眾互動,成為遊戲裡的一方之霸。

 
網路直播把眼球聚集到了新的媒體平台,透過實體攝影棚更進一步接近大眾。
 
直播的興起背後原因,不外乎人們喜歡看別人玩、喜歡聽別人講、喜歡和他人一起評頭論足,這也造就了許多的實況平台和節目興起,熱門實況主也擁有許多忠實紛絲。
 
東方社群研究觀測了從2014年5月到2015年11月期間,知名直播平台在網路社群討論中出現的頻率,包含在PTT、巴哈姆特、YouTube等實況文,以及相關的新聞評論、網友討論,發現在過去的18個月網路聲量出現持續上揚(下圖),加上各大平台紛紛宣示進軍台灣市場,可以想見直播實況會更介入一般人的生活,直播體系裡的粉絲經濟正在崛起!
 
 

自成體系的直播社交模式 追求真實的呈現

現在直播的內容中可被區分為兩類,一類是本身需被實況的需求;另一類,是因為有直播主才有的實況。
 
若以直播節目內容大致區分為四種類:
 
1. 固定式的節目輪播如:
中華一番、南方四賤客、烏龍派出所等等,直播主的任務就是不停的播放節目。
 
2. 社會中備受期待的事件,如最近的世界12強棒球賽、特殊新聞事件等。
 
3. 由實況主發起:
早期多是電競遊戲對戰內容,並延伸到手遊的實況。
 
4. 更多樣化且專業的內容:
像是唱歌、跳舞、聊天、吃東西、睡覺等,各種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甚至可以說是零碎小事都可被直播,這些內容無非是為了滿足觀眾追求畫面的真實感受,以及和他人討論的互動需求,也因此眾多的直播節目和直播主早已成為各自群聚的小社群,忠實觀眾會跟隨著實況節目或直播主而走。


直播平台帶來的「立即性」+「互動性」

直播平台的選擇也越來越多,近年來不僅大型社群平台如YouTube、Facebook相繼推出直播服務宣告,Twitch、UStream、Afreeca、LIVEhouse.in、麥卡貝、MimiCam等也持續深入台灣市場。
 
無論是赫赫有名的藝人、歌手、網路紅人,還是一般素人,利用電腦、平板、手機等聯網裝備,加上鏡頭、麥克風,就可以開始專屬的實況直播。
 
造就直播平台吸引觀眾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兩種核心的轉變:
 
「立即性」可以滿足觀眾馬上就要知道資訊的求知慾,因為觀眾有錯過就參與不到的心理,錯過了就無法和別人分享討論,因此直播讓更多資訊得以迅速傳遞,觀眾藉以獲取更多的真實感。
 
「互動性」讓觀眾一起融入情境,比起現在眾多群聊社群,直播的形式不限於文字的傳達,也不僅是一般影音的分享,直播主利用影像結合聊天室功能,可依據觀眾的需求馬上做出回應,創造出更多的差異內容,讓觀眾產生和直播主一起創造的氣氛,觀眾更會覺得因為他的參與而讓當下直播具有獨特性和專屬感。
 

收視行為主動權轉移到觀眾自身

「斗內(donate)」是直播平台常見的機制,直播平台設計讓觀眾透過訂閱與贊助來支持直播主,只要觀眾訂閱或贊助,直播主和觀眾就有了更進一步連結,觀眾得到了參與感和愉悅感。
 
這樣有別傳統的影音收視模式之下,人人都可當直播主,造就了多樣化的UGC(使用者自製內容),因此觀眾在收看內容的選擇上,不再屈於內容提供者既有的內容,而是有眾多實況主可以挑選,主動選擇自己想要收看的內容,喜歡的再決定要不要訂閱或贊助支持,觀眾將收視內容的選擇權,重新收回到自己身上。


內容依然是核心 差異化滿足粉絲訴求

隨著直播技術的持續精進,流暢度的改善與播放延遲的縮短,直播的感官享受將會更進一步提升。
 
專屬平台和大型社群各有其競爭優勢,對於品牌主或廣告商而言,適合創造專屬的直播內容;或者是與平台、實況主合作,製作讓觀眾可以接受、又可刺激購買的置入行銷,都是對於有興趣搶攻未來直播商機的必做功課。
 
但無論如何,好的直播內容才能真正吸引觀眾成為潛在消費者,在持續呈成長的粉絲經濟下,內容永遠是觀眾注目的焦點,越有差異化的經營越能獲取眼球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