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號512期動腦雜誌)

上個月我和幾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去越南做企業輔導,另外同行的是一些希望拓展海外市場的台灣食品業者,過程中可以看出這些老闆們的憂心。

曾幾何時我們驕傲的Made in Taiwan不知從何時開始變了調,變得茫然。前陣子聽一位學者分享,我才知道原來台灣高等教育關於品牌的相關科系極少。

 

這是非常令人憂心的事。當全球都在看每年的Top 100或Top 500 Brand的時候,台灣在哪裡?以2017全球500強品牌為例,除了台積電,台灣沒有一個品牌上榜。

電視名嘴經常忿忿不平的討論著一支iPhone蘋果賺走了大部份的錢,台灣卻只有3%、5%的微利。這一切都反映了一個台灣長期以來的問題——品牌。

為什麼台灣可以站上國際舞台的品牌那麼少?而其中可以支撐超過5年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數。

台灣很多製造業背景的廠家,自創品牌失敗的案例,普遍有兩種。一種是覺得自己的產品好、CP值高,對自家的產品總是充滿著莫名信心,覺得在品牌及行銷這種看不見的投資是一種浪費。

另一種是以為只要有廣告,產品就可以大賣。忽略購買者的心理因素,對品牌建立沒有長期經營的觀念。

商品不等於產品,兩者差異很大。消費者買的是經過品牌定位、包裝設計、行銷推廣的「商品」;而不是工廠直接生產出來的「產品」。

對比北歐五國,跟台灣面積相仿,人口比我們少,內銷市場更小,客觀環境也不比我們好;卻創造許多歷久不衰的國際知名品牌,甚至常年在全球Top 500 Brand的排名中。IKEA、H&M、 B&O、VOLVO、LEGO等,這些品牌圍繞在我們食衣住行生活周遭,為什麼台灣卻創造不出一個可以深入其他國家人民生活的品牌?

品牌的成功並非一朝一夕。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有起伏,芬蘭的Nokia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般消費者可能都覺得Nokia這個品牌已經消失了,事實上這個品牌早已經從手機製造轉型為無線通訊服務商,從B2C轉為B2B,是目前全球排名前三名的通訊軟硬體服務商,版圖一樣遍佈全球。IBM也是從一個電腦製造商變成大數據及軟體服務商的成功典範。

台灣高等教育要積極的培養品牌推廣好手是重要的基礎,台灣公司上層經營者的觀念改變也是重要關鍵。

「Think out of the Box」&「Think outside the box」試著由內而外打破常規思考及由外而內的創造性思考吧!


黃玲憶為朋百溝通國際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