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號508期動腦雜誌)

炙熱七月裡,除了創紀錄氣溫,世界盃足球賽,還有美中貿易戰。

世界貿易往來,早自2200年前歐亞間絲路貿易。世界貿易,帶來經濟繁榮、文化交流、政治往來。這次貿易戰爭,卻在走回頭路,在重複歷史的錯誤。

 

任何戰爭,都有代價。軍事戰爭的代價——生命犧牲,家庭傷害、物質破壞、資源耗損、經濟萎縮、人類對立。貿易戰爭,雖然看不到流血,卻同樣付出極大代價。而且貿易戰爭一旦擴大,歷史告訴我們,可能導致軍事戰爭。

90年前(1928)美國正臨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胡佛為得到南方選民支持,承諾提高進口關稅政策,以解決就業問題。他上任後推動國會提高進口貨品關稅至30%-40%。當時1,028位經濟專家聯名反對,胡佛還是簽署1930年關稅法令,調升2萬貨品進口關稅,引起往來23個貿易國強烈抗議

其中最大貿易夥伴加拿大率先報復反擊,對美國出口加拿大佔30%的16樣貨品徵收關稅,其他國家也加入貿易戰爭,加深惡化當時世界經濟大恐慌(1929-1933)。

短短四年,美國進口貿易衰減66%,出口貿易掉落61%,國內生產總額跌了46%,失業率由8%攀升至25%。貿易戰爭與經濟恐慌導致各國貿易衰減,經濟萎縮,大量失業,社會動亂,幾年後歐洲國家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次貿易戰由美國在今年1-3月開始,對進口太陽能板、洗衣機課徵30%、20%關稅,對進口鋼鐵、鋁課徵25%、10%關稅。

為反擊美國,4月,中國對美國30億美元(約新台幣923億元)進口商品課徵關稅;5月,歐盟對美國71億美元(約新台幣2,189億元)進口商品,加拿大對美國128億美元(約新台幣3,937億元)進口商品,墨西哥對美國30億美元(約新台幣923億元)進口商品課徵關稅。

6月,美國接著對中國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兆元)進口商品徵稅,中國反擊課徵同值商品。7月,美國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1兆元)1萬種進口商品徵稅……

美中貿易戰清單中,至今雖然還未見台灣主力商品如筆電、手機、半導體等,但未來台灣絕無法倖免,因台灣資訊電子商品生產供應鏈密佈兩岸。

「山雨欲來風滿樓」,貿易戰很可能由實體商品,延伸至證券金融,貨幣外匯,或甚至由貿易戰爭,擴大到政治、軍事層面時,台灣能不準備嗎?


謝冠雄為台大管理學院GMBA教授,
資歷:亞太電信執行長、太平洋證券執行長、新娘物語雜誌社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