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6)許多行銷人對於層出不窮的行銷工具大傷腦筋,但若是觀察到行銷趨勢的改變,就會發現要傷腦筋的不是行銷工具的選擇,而是行銷角度的改變。

(文/溫慕垚)信用卡的服務差異有限,多在促銷或紅利優惠等手法上做文章,因此,廣告的內容也大同小異。國泰世華銀行近年來的廣告風格倒與其他銀行有些差異,特別是最近看到兩支廣告,想與讀者分享。

國泰世華有兩支信用卡廣告,分別訴求電影票買一送一與下午茶買一送一的信用卡刷卡優惠。電影票的廣告,內容是一對看似戀人(以前的戀人?)的男女心中對話「好久沒有一起看電影了」,而後分別走來自己「現在」的男女朋友,兩對各自走入戲院,但男女主角又彼此帶著微笑。



下午茶的廣告則是一位失戀(應該是吧)的女孩子,透過下午茶店的鏡子,想像著跟過去男友甜蜜分享下午茶的情景,但又不免觸景傷情而流下淚來。兩支片子都像是背後有個故事,但又不把故事說清楚,而且沒有濫情的在網路上操作所謂的「微電影」,更是令筆者欣賞。因為說得太清楚,反而沒有給予消費者想像空間,甚至讓即使有相同情形的消費者,卻因為細節不同的而失去感覺。



近年來的廣告趨勢已有很大的變化,由傳統的電視、平面廣告主導,轉為網路及行動(Mobile)工具,同時由數位為基礎而擴大連結到所有媒體的數位行銷。許多行銷人對於層出不窮的行銷工具大傷腦筋,但若是觀察到行銷趨勢的改變,就會發現要傷腦筋的不是行銷工具的選擇,而是行銷角度的改變。

過去的行銷由行銷者主導,透過傳統的單向媒體,傳播行銷人「想要」講的訊息。未來的行銷,消費者已經不被行銷人單向的傳播所控制,因為資訊來源太多,而且分享的速度太快,行銷人想自己完全主導傳播內容,是過不了消費者這一關。

現在仍透過傳統媒體的B to C行銷方式,在未來的效果會愈來愈小,取而代之的是由消費者自己選擇願意分享傳播的C to C行銷。而C to C的行銷方式重點不在行銷工具,而是在於給了什麼樣的「議題」讓消費者願意主動分享。議題設定會取代過去由行銷者單由商品觀點出發的行銷主軸。所謂議題,是目標對象感興趣,而且會主動分享的訊息,可能不是直接由商品力出發,但必須要經過設計,讓消費者主動討論、分享並連結到商品。

C to C的行銷趨勢下,電視及平面等傳統媒體,在還沒轉為數位工具前,要先盡力發揮「感染力」,在單向傳播的廣告訊息,更要能引起消費者的興趣及共鳴,才能把行銷的效果更加擴大。例如國泰世華的這兩支廣告,保留下故事的背景,讓消費者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由消費者自己來解讀不同的故事,反而可以把廣告的興趣度提昇,甚至引起討論。

自從大氣層破了個洞,全球天氣都開始明顯變化,今年台灣的夏天也是熱到不行,由7-11帶起的涼感衣大戰也熱烈展開,即使專家及媒體測試的結果並不正面支持涼感衣的「涼感」,但也無改於這波的消暑大戰。下周跟各位讀者分享筆者的看法。也歡迎讀者來信告知想要了解的行銷議題。(溫慕垚現任動腦專欄作家)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覺得不給答案的行銷是否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2. 你覺得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Facebook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