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八卦症候群﹐病根其實並不在閱聽人。因為媒體製造出來的八卦﹐已遠超過一般人需要或容忍的水準。

  英國發行量最大的名人八卦週刊《哈囉﹗》(Hello!)3月中旬宣布一項新服務﹐讀者可以用每星期一英鎊的價錢﹐用手機接收即時的名人八卦頭條新聞。這些新聞可能包括教宗的最新健康狀況﹑查爾斯王子和情人卡蜜拉的婚禮籌備進度﹐或是民意調查顯示72%的人認為芮妮.齊薇格應該留金色頭髮等等。 

  「英國人瘋了﹗」你可能會這樣想。這些茶餘飯後用來調劑緊張生活的名人瑣事消息﹐哪裡值得動用即時簡訊的功能來隨時掌握﹖股市行情﹑金融動態﹐甚至是天氣交通﹐都更有即時掌握的必要性吧﹗當然﹐有些人可不這麼以為。他們覺得﹐接收名人八卦資訊﹐可是一天活力之所繫。 

  這樣一種誇張的窺私八卦症候﹐在台灣也有﹐而且還是嚴重的變體。 

  怎麼說呢﹖英國雖然是八卦報業發源地﹐但畢竟還有大報小報之別﹔一般人喜歡看點八卦﹐但是每天晚上還是都以BBC等主要電視台的新聞為主要的消息來源﹐建立自己對國內外情勢的知識和觀點。在這些電視新聞中﹐八卦新聞非常少﹐甚至不存在。 

  台灣就不一樣了。上個月鬧得滿城風雨的「周侯戀」﹐每一家電視新聞台都狂追猛打也就罷了﹐連所有的日報晚報也都加入混戰。誰在哪一天送誰哪些貼心禮物﹐都可以登上頭版頭條。如果說八卦新聞在英國是一種公共事務之外的個人休閒嗜好﹐在台灣卻像是全民運動。 

  台灣媒體不僅喜歡窺探名人隱私﹐連一般人的隱私也不放過。同樣在月前﹐中國時報把一件BBS版上的「劈腿」事件搬上頭版頭條﹐事後不但證明根本是一件烏龍﹐而該報查證不周﹑對當事人造成傷害﹐以及新聞價值判斷的缺失﹐更是引起眾怒﹐有不少網路使用者與社會團體都要求道歉。中時高層雖然表示可以檢討﹐但是強調台灣媒體競爭激烈﹐好像他們也有不得已之處。 

  每當有人批評媒體過度八卦煽情﹐媒體總是推說因為閱聽人喜歡。不過﹐我們已經看到﹐台灣的八卦症候群﹐病根其實並不在閱聽人。因為媒體製造出來的八卦﹐已經遠遠超過一般人需要或容忍的水準。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348期/200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