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興盛後﹐集郵業務彷彿已成走入歷史﹔究竟﹐中華郵政公司如何行銷郵票﹖這次結合扶輪社百週年紀念郵票發行是個嶄新的開始。

  自從E-mail風行﹑網路活動日趨熱絡以來﹐許多人已經很久沒有上過郵局﹑貼過郵票了﹔甚至連1990年代風行的集郵風氣也漸漸淡了。

  據台北錢幣郵票公會理事長葉武鷹指出﹐台灣郵票銷售從曾經1,000萬套的高峰﹐跌到十幾萬套。 於是郵局也開始動腦﹐如何再創郵票銷售的春天。

  名模林志玲個人郵票引起排隊搶購風潮之後﹐今年扶輪社百週年紀念發行80萬套紀念郵票也被搶購一空。

  就連紀念郵票的設計者國際扶輪3480地區台北艋舺社前社長﹑動腦雜誌發行人吳進生﹑甲吉設計總經理翁耀堂也在簽名會場﹐簽名簽到手軟。

  扶輪紀念郵票﹐在發行前20天﹐套票和首日封就被搶購一空﹐讓人不禁思考﹐到底郵票有什麼魔力﹐讓集郵愛好者如痴如狂﹖中華郵政公司又是如何行銷郵票﹖ 

網路威脅 集郵風氣低落 

  遙想1991~1993年﹐曾是台灣郵票銷售的輝煌盛世。當時﹐郵局一年集郵業務營收可達23億元﹐現在卻連年衰退到只剩2億元﹔集郵人口也從過去有26萬人﹐沒落到現在不到10萬人。

  集郵處處長蘇達雄曾指出﹐網路興盛後﹐集郵風氣每況愈下﹐現在每次舉辦郵展﹐舉目望去幾乎都是銀髮族﹐很難看到年輕人的蹤跡﹐集郵市場出現了嚴重斷層。 

個人化行銷當道 

  為了找回年輕的集郵愛好者﹑提升集郵的價值﹐郵票發行改採「物以稀為貴」策略﹐將具有紀念價值的郵票與常用郵票做明顯區隔。

  此外﹐為了加強郵票行銷﹐中華郵政公司在活動方面的具體作法包括﹕
 
  1. 配合節日﹑節慶辦郵票發行典禮。例如﹐台灣古蹟郵票﹐選在台南的安平古堡舉辦發行典禮。 

  2. 辦全國郵展﹑暑期親子集郵營﹑徵文比賽。 

  3. 個人化郵票選美活動。例如2004年的「郵票服裝」選美。 

  4. 抽獎﹑網路訂購。 

  5. 推出限量周邊商品。 

  6. 加強國際機場販售﹐讓旅客藉由郵票感受台灣的人文薈萃。

  不過﹐即使是用了這麼多方法﹐這幾年讓集郵風氣活過來的﹐還是「個人化郵票」。最成功的案例應首推2004年8月為名模林志玲特別改版製作大尺寸圖像﹐不但銷售一空﹐業績成長四成﹐更吸引媒體大篇幅報導。

  而「國際扶輪100週年紀念郵票」狂銷﹐也是郵票與非營利組織的結合﹐吸引了扶輪社員收藏﹐甚至當做禮物贈送友人﹐創造了龐大的商機﹐更可能帶動扶輪社會員數的成長﹐達到雙贏。 

配合時節行銷 讓郵票為記憶保值 

  目前「個人化郵票」每年約為中華郵政公司帶來2億元業績﹐其中配合時節行銷更帶來商機。

  最常見的是在喜帖的寄發信封上﹐貼上屬於新人的「個人化郵票」﹔6月畢業季節來臨時﹐也有許多畢業班的同學﹐將全班合照做成「個人化郵票」﹐甚至有些學生會請同學在上面簽名留念。

  還有人紀錄小孩成長過程﹑或將母親生前的照片整理後全數製作﹐就好像紀錄了母親的生命過程般。

  此外﹐為了吸引年輕族群喜愛郵票﹐中華郵政公司讓郵票不再只是方方正正﹐還搭配時下最熱門的明星人物﹑電影和卡通﹐設計成別具特色的郵票。

  例如「凱蒂貓郵票」﹑知名電影「魔戒」﹑藝人鄧麗君﹑政治人物馬英九……等﹐一推出就造成搶購。如此的活潑化郵票行銷﹐似乎可供若干商品行銷借鏡?

《資料來源:動腦雜誌347期/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