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政治其實就是一種差異化的政治行銷,不論黑白對錯,只論與別人不同,否則如何能爭取到非支持對方陣營的選票?

圖/ecfa.org.tw

(文/溫慕垚)近一年來最熱門也最敏感的政治和經濟話題,非屬ECFA不可。為了儘早與對岸簽訂此一協議,執政黨近來頻頻下鄉宣導,希望能爭取民眾的認同,而在野黨也照例反對,兩黨的黨主席並訂於月底將來一場大辯論,以取得民眾的支持。

  這麼重大的政策,兩黨又各有意見,理論上早該有一個公論,但事實上,一般民眾並不了解ECFA的內容是什麼,簽了對台灣的好處為何,不簽又會有什麼後果,只看到執政黨一直強調不簽的話,台灣的經濟會完蛋,而在野黨則批評簽訂ECFA是賣台行為,這種淪為口號的爭執,其原因只在於大家為了爭取自己選民的支持,寧願把此一議題變為政黨之爭,而不願意把利弊得失公諸於世,以免自己的區隔市場有所動搖。

 

  政黨政治其實就是一種差異化的政治行銷,不論黑白對錯,只論與別人不同,否則如何能爭取到非支持對方陣營的選票?在此一邏輯下,台灣的政治行銷學,重視的不是提供給選民牛肉,而是讓選民無所分辨,盲目的支持「意識形態」的政黨,因為政策一定有所得有所失,大家都不願意面對失去的部份,當然沒有人願意把真相說出來。

  任何兩個國家或地區間的經濟協定,一定是互有得失,不可能一方全佔便宜,另一方全部退讓,所以簽訂ECFA,對台灣有利的產業,對中國大陸而言勢必會有所犧牲(這就是中國所謂的讓利),但相對而言,中國大陸一定也有所求,作為交換條件下的某些台灣產業,就必然會有所損失。

  總體經濟學講的是比較利益(即相對的生產力,不同產業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的相對生產成本會有所不同),不同國家或地區要互通有無,就會考量比較利益來決定互相交換的產業利益。以ECFA為例,台灣一定會有某些產業得利,也一定會有某些產業會受到威脅,但若不走出去,可能導致整個台灣的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因此,要跟民眾宣導或說明的,應該是那些產業會得利,那些產業會受害,但如何從得利的部份來協助受害的部份,就是政府該做且該明白跟民眾宣示的地方。

  此一道理,我想朝野雙方不會不清楚,但可惜是台灣的政治已被操作成意識形態之爭,所以朝野兩黨沒有所謂的民眾利益考量,只有藍綠對壘的形式之爭,這也是台灣民眾對「政治」的需求和期望並不清楚,所以朝野兩黨也就沒有「市場壓力」要把真相說清楚。

  其實並非台灣的政治市場是如此,只要是政黨政治國家,多有為反對而反對的作法,以取得自己的「差異化市場」,也因為如此,許多民主國家的投票率愈來愈低,因為有愈來愈多的民眾已了解他們的政治需求,無法從現有的政黨中獲得。當執政黨沈醉於像造勢大會般的ECFA說明會,在野黨一味的批評但也說不出不簽訂ECFA,台灣的經濟要如何提振,被弄糊塗的民眾,最終也只能以不投票表達出台灣政治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溫慕垚現任台灣樂金(LG)廣告行銷部經理)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你了解ECFA的內容對台灣各產業的利弊得失嗎﹖
2. 你覺得ECFA對台灣的未來發展而言是否是必然要簽訂?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論壇踴躍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