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號557期動腦雜誌)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動腦》跨越四十五周年,吳進生社長倡議以「奉獻力」讓台灣社會向上提升,連結世界,且從生活、生產、生態、生命等四個層面推展,讓台灣更有力。這是很有意義的壯舉,本文謹從國民性的角度,探討提升台灣整體奉獻力的若干觀點,提供有識之士參考。

台灣是以原住民、漢人為主的移民社會,經歷不同外來統治。整體而言,台灣人重個體甚於整體,看短不看長、慣見有形漠視無形,現實重利媚勢;同時,台灣人也樸素勤勉、積極進取開創、友善好客、急難相助。相較於奉獻力所需具備的對某一重要事物、理想或價值觀的專心致力,長期挹注時間、精力,無私付出,這些國民性的特色,優劣互見,有的有利其養成壯大,有的是負面因子。 

一百五十年前,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Steere,1842-1940)考察福爾摩沙,指當時的漢人社會幾乎沒有「公眾權利」的觀念,公共建設不足,公共利益極受輕忽。如今,台灣物質建設大有進展,但重自我輕公益、看短不看長、見有形漠視無形的心態仍是主流,見諸生活政治社會日常。這種社會文化不利奉獻力的普及和茁壯。

另一方面,移民社會相互扶持、急難相助的國民性,讓台灣人在遭逢災難時,踴躍捐輸,廣受國際社會稱道:台灣人對日本三一一震災捐款全球居冠,讓日本皇太后都感念;疫情初期向各國捐助口罩醫材,也受國際社會稱讚。這是台灣人整體奉獻力的展現。

提升整體奉獻力,取法乎上。十九世紀下半葉,以西洋傳教士為開端,在台灣各個角落,長期耕耘,奉獻犧牲,對這一片土地及人民貢獻良多。他們以醫者、啟蒙者、探索者、介紹者、救援者、民主促進者、記錄者等角色,義無反顧,不求回報,行善不欲張揚,成事不居功;有的還精通台灣母語,終身服務窮鄉僻壤,與庶民打成一片,終老於斯,埋骨寶島,化做台灣魂。他們是台灣的恩人,也是奉獻力的典範。

有了典範,還要落實於日常生活。家庭、學校重視生活教育,媒體形塑正常社會價值,加上已相對富裕的經濟社會,台灣確有提升整體奉獻力的潛能。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延伸閱讀
奉獻力1 奉獻力 讓台灣更有力 吳進生
奉獻力2 奉獻力,從愛開始 謝冠雄
奉獻力3 奉獻力 新國力 賴清德 專講稿
奉獻力4 影響力,奉獻力 丁菱娟
奉獻力5 提升台灣社會的整體奉獻力 盧世祥
奉獻力6 發揚台灣的「奉獻力」 林逸民
奉獻力7 歡喜的奉獻力 紀政
奉獻力8 奉獻力始於一份初心 鄭景翔

動腦45周年大會手冊PDF
動腦40周年大會手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