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8)我們的語言習慣,只要把1度電改為1千瓦時就好了。大家如果搞懂1度電是1千瓦小時,台灣每年可以省1千億元的電力不當投資浪費。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021-12-28)台灣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只要一有停電,哪怕是變電所、變電箱爆炸,人為疏失接錯管線,或是電塔倒塌,就會群起喊「缺電」。台電和主管機關經濟部過去長年以「缺電」掩蓋了政府在監督管理的違失,甚至順勢要求蓋更多、更大的發電廠,藉此「因禍得福」。

如果以小學四年級的算術能力,其實掰手指就能算出台灣不缺電,因為台灣目前已經有60GW(600億瓦)的發電能力,最高尖峰只有38GW(380億瓦),在正常電廠的產能利用率下,全年可發電力應超過4千億度,而台灣的去年用電量一年僅2712億度,發電量約2800億度,這不是什麼國家機密,在政府網站的能源統計月報中一目了然。

從這些數字上看來,台灣根本不可能因為電廠不夠,或是天然氣接收站不足而缺電,從1995年訂定的《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從來就沒有實施過,這也證明在法規上,台灣也未曾發生過缺電。

「缺電」是怎麼來的?這應該是台灣人知識、語言上的盲點造成。

據非正式統計,台灣至少90%以上的人不知道1度電是如何算的。這包括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名嘴 、反核/擁核人士。

1度電是由「功率(千瓦)×小時=電量(包括發電量、用電量)」計算的,在英文1度電被稱為1 kilowatt-hour,在中國大陸則稱為「1千瓦時」,而不稱「度」。

因為絕大多數人只知道度,不知道1度電就是1千瓦時,再加上電的相關數字極為巨大,動輒以十億(Giga,109)、百萬(Mega,106),根本算不來。

台灣的電網上有60GW發電廠,按照正常電力公司發電量計算,一年如果滿發,就是60GW X 24小時 X 365天/年=5256億度,扣除風力、太陽能、水力不能全時發電,以及火力、核能電廠10-15%的正常維修時間,打個八折,也能發4000億度,即使每年3%的用電成長率,台灣在未來12年不用增加新的電廠,只要做好更新、維護保養都夠用。

看來要突破缺電的迷障,就應該改我們的語言習慣,只要把1度電改為1千瓦時就好了。大家如果搞懂1度電是1千瓦小時,台灣每年可以省1千億元的電力不當投資浪費。

真理得自由。數字檢驗真理,使你我不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