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5)「礦工」分佈全球,時有報導偏僻小鎮全部的電能都用在挖礦,所以任何估算方式都不可能十分準確,即使如此,還是有學者估算了去年11月挖礦的耗電量...

價值很高的比特幣,不必花錢可以「挖礦」取得,教很多人樂此不疲。(圖:David McBee from Pexels)

(2019-06-25)比特幣(Bitcoin),是十年前興起的數位貨幣,使用「區塊鍊」(Blockchain)的加密機制,使其能在沒有中央控制下安全運作,所以又稱「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

加密貨幣十年來快速成長,出現了2,500多種,其中前25種佔90%市值,比特幣又佔其中的59%,一枝獨秀,目前(6月23日)的市價為10,702美元(約新台幣330,788元)。

 

想擁有比特幣,可以在交易站用現金購買,如果不想花錢,就要靠「挖礦」(Mining)挖出來擁為己有。目前在市面流通的比特幣約1,700多萬個,總數有2,100萬個,還有300多萬個可以挖出來。

挖得有多快?平均每10分鐘挖出一個「區塊」(Block),可以贏得12.5個比特幣,算起來一天可以挖出144個區塊,144x12.5每天可挖出1,800個比特幣。

看起來是個好買賣,可是不好做。區塊鍊,顧名思義,是把許多區塊用鍊子串在一起,區塊是聚在一起的許多資料項目,為了安全,用多層Hash運算使區塊無法更改,每挖掘一個新區塊,區塊內容Hash後產生的Header,要等於或小於系統上的一個「標的」(Target),算是一個「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Hash是一個數學運算,一個數字與文字混和的字串,無論長短,Hash之後的字串長度都是固定,這是一個安全措施的單行道,Hash後的字串沒有辦法還原。「標的」是一個256位元的數值,這是一個大數目,要製造一個比它小的數目,有如樂透要靠運氣,標的越小越難猜到。所以挖寶的電腦要不斷製造隨機數,用來製造區塊的Header,希望數值比標的小。

十分鐘內,第一個猜到標的的人獲勝,可以贏得12.5比特幣,而網路有100萬淘金人,他們的專用電腦日夜轉動,所耗用能源的龐大,可想而知。據最近學者研究,全球每年比特幣挖礦能源的碳腳印,高達2,200萬噸CO2,相當美國將近50萬人口的堪薩斯城(Kanas City)的排放量,或者如約旦、或斯里藍卡的全國排放量。

這是MIT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Christian Stoll,以及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兩位學者,在Joule期刊發表的「比特幣的碳腳印」文章的估算。

比特幣挖礦需要特別的硬體與大量電能,對消耗的電能,從挖礦硬體製造公司(如Bitmain、Canaan、Ebang)IPO提報的資料,較為準確,另外加上挖礦運作的情況,以及礦池的結構,可大致估算用電量,再換算成碳腳印。

挖礦的人分佈全球,時有報導偏僻小鎮全部的電能都用在挖礦,所以任何估算方式都不可能十分準確。即使如此,幾位學者還是估算了去年11月份挖礦的耗電量,為482億千瓦小時,也就是482億度(想想我們家裡一個月才用幾度),從這個耗電量,換算成每年兩千多萬噸的碳腳印。

Christian Stoll說,寫這篇文章除了衡量比特幣的外在成本,也同時提醒大家進一步考量加密貨幣的成本與效益。近幾年比特幣快速成長,促使挖出新比特幣的能源也成長了四倍。

但使用的能源總量仍無法準確轉換成碳腳印,因為不同電能來源排放不同量的CO2;相同電腦使用同樣軟體,電源來自太陽能與來自燃煤電廠,在運作上相同,碳腳印卻大不相同。所以唯一接近的計算方法,是從挖礦的電腦、伺服器、網路的IP位址找到地區,再分析電源的來源是否乾淨。

碳腳印的換算也許不明確,但大量能源的使用確是實情。Christian Stoll說,加密貨幣僅是第一步,區塊鍊的技術也用在別的領域,像一些後勤工作、甚至電玩,為的是運用其高度安全、不能更改刪除的優勢,也就是這一優勢大量增加運算的負擔,相對增加能源的消耗。

「工作量證明」無疑是耗用能源最多的運算,有的區塊鍊也採用耗用能源較少的方式,如「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權威證明」(Proof of Authority)。在區塊鍊儲存資料(增加新區塊)也是運算的一大負擔,近來也有簡便的方法出現。

由此可見,區塊鍊的使用漸漸與環保銜接,但Christian Stoll還是針對比特幣所消耗的龐大能源,忍不住問一聲:「我們真的要用區塊鍊嗎?」綠色組織Drawdown執行長Jonathan Foley表示,區塊鍊幫助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必存在。

臉書發表了數位金錢Libra,也許沒有比特幣複雜,但也使用區塊鍊!


本文取材自2019年6月23日「那福忠西海岸數位隨筆(105)」:比特幣挖礦消耗驚人的能源
對本文有任何看法,歡迎 E-Mail:frank.na@gmail.com 給作者,分享您對本文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