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號514期動腦雜誌)你品牌是否只專注在「結果交易數據」,而根據落後指標,產生一些倒果為因的行銷策略?造成行銷預算永遠不足,廣告費愈來愈貴,卻愈來愈沒效益?

曾任職於燦坤3C、特力屋、誠品等,多家大型零售業,具備豐富消費者數據分析經驗的陳顯立,將技術應用於「對的時機,找到對的消費者」,從企業主視角挖掘行銷契機。受到鴻海科技郭董青睞御用,顯見其價值。

陳顯立現任鴻海科技集團富盈數據執行長。雖然他表明是行銷業的新手,但其對於數據應用與解讀,及專業獨到的見解,儼然是行銷能手。

 

透過與國際廣告協會台北分會(IAA)理事長黃燕玲對談引導下,獨家為《動腦》讀者提出他眼中的大數據觀點及應用思維。希望幫助品牌未來能找到對的專業夥伴,並把行銷預算花在真正的刀口上。

辨識數據的價值與應用範圍

黃燕玲:品牌主在看數據時,不只要廣告投遞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更重要的是銷售結果。以你多年在客戶端的經驗,客戶對於代理商的期待,以及銷售的實績,中間應如何連結?而現在富盈數據在操作的專業,又扮演什麼角色?

陳顯立:其實無論是品牌,還是代理商,所有人都是「乙方」,唯一的「甲方」只有消費者。因應數位科技、技術的進化,消費者掌握資訊的能力愈來愈強,也因此造就更多元的消費者樣貌。

零售業大致可分為三種業態驅動力:行銷企劃部、店端營運部、商品部。我這十多年來,待過的大型零售業,業態驅動力剛好都不太一樣,例如:誠品最強的是行銷企劃部;特力屋則是靠店端銷售人員銷售的方式,直接影響品牌業績;燦坤是商品力強。

無論是哪種業態驅動力,最後要面對的都是消費者,因此數據科學,對品牌、代理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基礎。

消費者交易旅程中,簡單可分為三階段「產生動機 → 採取行為 → 進行交易」,但大多數的品牌主,都只專注在「結果交易數據」,而根據這個落後指標,產生一些倒果為因的行動策略。

例如,當居家品牌通路在行銷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想發送實體型錄,大多會從資料庫中,選擇過去半年、一年內消費力最高的消費者進行投遞,雖然聽起來很合理,卻是一個錯誤的策略決擇。

過去半年內消費力高的族群,可能有一大半是因為結婚、搬家而產生消費行為,但在短期內,這群消費者幾乎不可能再結一次婚或搬家,因此所有的行銷成本就變成完全浪費。假設一本型錄成本約新台幣5元,50萬本,就是直接浪費250萬元,250萬拿去做受眾型的數位廣告,可以獲得更高的投報率。

數據的應用重點,不只是搜集數據或是資料釐清,而是辨識數據的價值與應用範圍。透過取得消費者動機、行為資料,去輔助交易結果數據,才能挖掘出真正的消費者洞察,對於成交的機率就能有很大的助益。

不可忽略卻難以掌握的「時序因子」

陳顯立:我認為現在最難克服的是「時序因子」,這完全翻轉數據科學與消費者行為。有點像「猜價錢:最接近底價,但不超過底價」的概念,也就是說消費者在決定交易之前,可能會重複瀏覽商品到第七次,才有購買行為。

以廣告行銷的角度來看,第一次到第四次的廣告投資就是浪費錢,但困難點在於,所有消費者的時序因子都不相同,品牌很難精準掌握。

現在的數據統計是屬非定向多維度的統計學,以賣油漆來舉例,過去是油漆品質愈好,價格愈低,在市場上就能賣的愈好;但現在是油漆品質再好,你沒有附油漆師傅服務,消費者可能就不會買單,因為他沒有時間、技術。

大數據就是在講,不同層次、欄位資料的互相彼此核對。所有品牌經營最後必須用商業邏輯、商業設計(Business Design)的思維,去做廣告行銷、商業發展。而B2B(Business to Business)在服務B客戶的時候,要去思考如何幫助B去解決後面C(Consumer)的問題。

消費者「動機」、「行為」數據才是關鍵!

黃燕玲:大家都在談大數據,與其大數據漫談不如更聚焦來看數據,你剛剛提到過去品牌無法搜集到消費者「動機」、「行為」的數據資料,但現在可以,請問是如何實現?需要做到系統對接?還是品牌本身就能取得?

陳顯立:目前各大系統資訊商例如:甲骨文(Oracle)所做的數據管理平台(DMP,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即是其一,客戶可以在系統中存取到第一方資料,在上面找到可以合作的第二方資料交換,並會找到一堆第三資料,補充第二方資料得到的結果。富盈數據就是在做前兩者,並建立關聯性。

每個商業關鍵字都有它的關係密度,處於不同場域、消費者使用情境下,關聯度參數即會不同。在實體世界中,消費者為什麼選擇走這條賣場路線?或到某個櫥窗為什麼停留?現在透過人臉辨識、Wi-Fi/藍芽發射器、iBeacon等,都能搜集到消費者在實體生活中的動機、行為數據。

美國連鎖百貨梅西百貨,已經透過這樣的數據分析來計算品牌店租,以及攤位設定位置,如:人流較高的路線,店租相對提高、或是擺設路衝攤位,將人流擋住等。

這些都回歸到交易的本質,如何在適當的效率下,賺到最多的錢,品牌、代理商要爭取的不只是營業額的增加,而是絕對毛利額的提升。

黃燕玲:廣告行銷優化的操作過程中,在您專業的領域裡,怎麼看待優化的目的與關鍵?

陳顯立:2017年我經手一個賣不太好的汐止建案,我們就去檢視其中賣得不理想的數據資料,並將一些「非結構化資料」結構化。我們最後分析出來,會想買汐止房地產的消費者,他的關鍵字可能是「學區」、「休閒活動」等,然後再去做受眾型廣告。

結果這個案子到2018年中,就比預期的提早賣光了。業者發現,過去取得一個名單的成本,要價約新台幣2,000~3,000元,在富盈取得名單成本卻不到500元。主要的原因在於,其他代理商在鎖受眾時,多半採用「固定式資料」,年收入、年齡、性別等,但這些都不是動機,而是落後指標!

質化、量化、商業化三方緊密串連

黃燕玲:可以描述關於富盈數據同步串接多元廣告源 (SSP)技術的思維與細則嗎?

陳顯立:剛剛講的是商業到廣告中間的策略,當延續到廣告到消費者時,就需要大數據的支援,最快的數據取得方式就是找市場最大的聯播網量體,因此我們爭取Google代理商,去協助代管Google AdSense的流量群,只要交給富盈代管,保證成長10~50%,如果沒有成長,我會直接賠客戶錢,因此每個網站都會願意交由我代管,但也因此,客戶就會把廣告代管權限給我,更快速的增加變現效率。

回到數位廣告的本質,其實就是每次回應成本(CPR,Cost-Per-Response)、每次點擊成本(CPC, Cost-Per-Click)。

許多數位廣告版位其實很蠢,因為是人工思維,現在的消費者很聰明,都懂得直接避開廣告,因此,我們必須做到「網頁結構化」,去計算每位使用者閱讀的停留處,這樣廣告才會有效,CPR就會提高。

此外,假設CPC想要提高,可透過關聯度分析,像是,會去看「峇里島旅遊」文章的人,其實他後面的洞察是想要找「海島旅遊」,接著我們就去分析各海島旅遊,如:關島、普吉島、峇里島等,最後發現關島CPC最高,所以我們就決定出關島旅遊廣告,如此一來,不僅CPR不會掉,CPC還多出三倍,這即為轉移式銷售。

透過資料的取得,來回應廣告版位值不值得這個價位、效率,如此一來數據公司所提供的東西,才能真正的被商業化。

目前台灣的廣代、媒代公司是在做「質化指標」,他們真的比較了解品牌,而量化過程則是由數據公司在做,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質化是做不出來的;同理,沒有質化分析的相輔相成,量化一點意義都沒有,但光有這兩種也還是不夠。

最後商業價值的轉換,關鍵還是在企業主,因為商業主的不同,商業變現的領域就會不盡相同,透過質化和量化的合作,才能讓商業變現變得可行或是加分。因此質化、量化、商業化,這三件事情是要緊密串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