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1)近幾年,消費者大部分的上網時間都花在Google或Facebook上,若行銷人員能整合搜尋和社群廣告,必定可以提升轉化率。

跨渠道行銷是理想的方式,特別是Google和Facebook的整合行銷模式。(圖:motive.com.tw)

(2018-01-31)現今大部分消費者的上網時間都花在兩個網路巨頭Google和Facebook上。更重要的是,約有六成的數位廣告花在這兩個巨頭身上。

因此,行銷人員需要更好地了解搜尋和社群交互運作,跨渠道行銷是理想的方式,特別是Google和Facebook的整合行銷模式,若能整合搜尋和社群廣告相信一定可以提升轉化率。

 

如果不能運行跨渠道活動,除了對行銷效益造成影響之外,還會造成轉化不確定性的缺憾。無法透過兩個渠道無縫地向客戶發送訊息,單獨查看每個單一渠道時,可能重覆計算轉化的次數。

協調搜尋和社群活動的秘訣在於:

  1. 創建一個組織結構,使搜尋和社群活動保持一致。
  2. 實施統一的效益評估,重視每個接觸點的轉換。
  3. 設置並運行跨渠道活動。
     

在Google AdWords和Facebook平台上,通常我們看到的數值都是ROAS(Return On Ad Spend,廣告投資報酬率),如果只看ROAS容易受到活動跟產品的影響。

行銷人員應該懂得將廣告客戶最關心的指標,投資報酬率(ROI)做出區隔,廣告投資報酬率 =(收益 / 支出)%;投資報酬率 =(收益 - 銷貨成本)/ 銷貨成本 %。在現行的環境下,廣告主可能不會得知銷貨成本,為了簡化廣告的成效,才有ROAS的評量。

我們不要忘了台灣主要獲取流量的付費管道,除了Google關鍵字廣告和Facebook之外,還有line和某些媒體,尤其是當下當紅的直播平台。行銷人員除了關心關鍵字廣告(Paid Search)、展示型廣告(Display Ads)之外,更應該瞭解即時競價RTB(Real Time Bidding)和產生內容、網頁優化等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的重要性,還需運用網址產生器來產生容易辨識的標記。

閱讀後有許多感想想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1. 跨渠道行銷是理想,但各渠道廣告如何分配,是否有一定標準?
  2. 在執行跨渠道行銷時,除了投資報酬率,還需注意哪些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