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498期動腦雜誌)《動腦》498期以「醫健你就笑 健康行銷的溝通秘笈」為題,為各位讀者,蒐集來自全球和醫療保健相關的創意行銷案例,看公益組織、醫療健康品牌、藥廠如何和目標對象溝通硬道理。

根據荷蘭新創團隊Happitech的調查顯示,全球有超過3,350萬人深受「心房顫動(AFib)」之苦,這種心律不整的症狀,會導致心臟無預警的突發性快速跳動,極有可能造成生命威脅,如:心絞痛、中風、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但卻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患者,沒有察覺自己有此病症。

面對未知的恐懼,Happitech開發了一款名為「Heart for Heart」的App,透過光體積變化描記圖法(PPG),使用者在開啟App的狀態下,將手指蓋住手機前鏡頭,約90秒的時間,App就能透過手指反射的陰影,推測出心臟跳動的頻率,讓使用者在日常生活時,就能及早判斷自己是否為AFib的患者。

數位科技讓醫療服務更容易被大眾取得,但能被民眾有效運用,才是傳播的主要目的。台灣衛福部針對藥品、醫療器材的廣告規範,有非常繁瑣且嚴謹的規定,在重重限制之下,人性化的洞察與創意,成為健康行銷的操作重點。

《動腦》498期以「醫健你就笑 健康行銷的溝通秘笈」為題,為各位讀者,蒐集來自全球和醫療保健相關的創意行銷案例,看公益組織、醫療健康品牌、藥廠如何和目標對象溝通硬道理。

此外,我們也觀察到,全球性的國際廣告獎,越來越重視「健康行銷」類別的獎項。1994年紐約廣告節,率先設立全球醫療保健廣告獎;2014年坎城創意節也增加了健康獅(Lions Health);今年倫敦國際獎也增設健康醫藥獎項。

隨著行動、社群、聊天機器人(Chatbot)等科技工具蓬勃發展,不僅能利用創意來吸引民眾目光,也為品牌開啟和大眾溝通的另一個平台與管道。

「2017台灣數據、市調公司大調查」是本期的另一個重點,近年來全球品牌、代理商所重視的數據透明度問題,在Nielsen(尼爾森)等第三方認證單位開始投入後,有了一線曙光,且市調公司轉型已達成熟階段,使得數據市場不再只是以量取勝,質、量並重的數據,才能真正為品牌帶入商機。

(邱品瑜為動腦雜誌主編,有任何意見,歡迎討論 editor@brai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