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繼「從歷史廢墟到工業4.0 看德國產業如何創新」講座之後,王瑜君博士於7月10日晚間7點再次到台北福爾摩沙教室,透過她在歐洲的文化經驗,看德國人如何從戰後重建,並從強人政治邁入民主。

(圖:福爾摩沙教室)

(2017-07-10)從柏林看歐洲、從柏林看台灣。台灣是否也能向歐陸學習,以文化底蘊和堅強的實力,從強權政治步入自由民主,並完成轉型正義?


王瑜君指出,世界歷史從未處於靜止狀態;在1929年經濟大恐慌的背景下,民粹主義者讓德國人民看見一道曙光,納粹勢力才因此順勢崛起。(圖:Brian.com.tw)

 

德國自二次大戰後浴火重生,搖身一變成為人文薈萃的文化國度。王瑜君博士笑稱,德國人善於整理資料,許多博物館記錄了精彩的歷史記憶。2015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因收容難民而登上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Person of The Year),事實上,柏林在難民進入以前,即展現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進入資本主義之後,政治經濟是整個世界趨勢、甚至大型爭戰的重要因素。從柏林的例子來看,柏林緊鄰波蘭,非常靠近東歐,1990年東德與西德的統一,無疑為周遭國家帶來焦慮。德國如何緩和周遭國家的疑慮,並達到和平統一?德國作為歐洲非常重要的經濟體,在統一的關鍵時刻,運用經濟手段。德國的貨幣「馬克」,在兩德統一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德國馬克取代東德馬克成為東德的官方貨幣,為統一做準備。


德國經濟的勞資雙方,有一定程度的共識,善待勞工的價值觀,從德國重視技職教育來看,有跡可循;《經濟學人》認為,德國人存太多錢,卻鮮少消費。(圖:Brian.com.tw)

德國具有高度的經濟實力,最為人所稱道的,即是德國專業又高品質的勞工帶動國家產業發展,素有美名;勞資雙方的諧和,也居全球數一數二。這種勞工環境帶來的高產值,令英國《經濟學人》以「The German Problem」(德國的問題)當作雜誌封面,意指德國在難民進入之後,國庫不減增,呼籲德國應別再把錢存銀行,應多多促進消費,讓錢流到市場。

接著,王博士以這支影片,看一千年來的歐洲邊界。事實上,隨著歷史流變,邊界會隨著人為定義不斷改變,此時也可以回過頭去省思,我們又該如何定義種族?族群?國界?


「邊界變動」因戰爭而起,每個變動背後都是死傷無數,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人人都是移民者;王瑜君以「人性的實驗室」描述歐洲歷史發展,並透過3分鐘短片,見證了悲慘世界的過去。


政治、經濟因素對文化、民族、國家的影響,從古至今從未改變;王瑜君從德國柏林談歐洲歷史。(圖:Brian.com.tw)

無論邊界如何演變,德國文化的底蘊,及工業實力的堅強,才是台灣人要虛心學習的重要所在。

課程預告
7月17日(一)/從柏林看歐洲 第二講--人物風華與變遷
地點:福爾摩沙教室 台北市南京東路四段47號5樓(捷運小巨蛋站5號出口,右轉7-11超商旁。)

延伸閱讀
從歷史廢墟到工業4.0 看德國產業如何創新
動腦懸掛德國國旗一天
德國在台協會Mr.Sven Meier、王瑜君博士訪動腦
女性愛動腦,翻轉台灣力量更巨大​
貝傳媒社長張弘光、北醫大助理教授王瑜君訪動腦
動腦觀點1 翻轉產業的產業
動腦觀點2 產業翻轉:「門,開在哪裡?」
動腦觀點3 建立「愛的國度」 是執政的義務
動腦觀點4 危險意識 國之磐石
動腦觀點5 新創意時代
動腦觀點6 建設最該建設的
TAIPEI TIMES Developing an overall strategy for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