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台灣人有多愛看電影?根據2013年的新聞資料顯示,國人一年才看1部電影且9成都是洋片,雖然觀賞數量的實際狀況有待商榷,但台灣無疑是好萊塢電影的海外重鎮,端看累積前20大票房最佳影片中就有16片來自好萊塢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公司,近年來更有多部熱門大片選擇台灣作為全球首映站,不難看出台灣人在電影市場的強大消費力。

本次i-Buzz口碑研究中心將2016年上半季電影相關討論,對比2015年下半季台灣電影市場的口碑趨勢後發現,好萊塢英雄片不僅強壓華語片熱潮,「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一片更是直衝台灣累積票房第13位,這當中究竟有哪些特質能收服網友的心?想了解更多就趕快跟著i-Buzz一同「看電影」吧!



好萊塢靠英雄們搶票房 一個不夠看一群才夠威

2016年上半季共100部電影的口碑統計中,前十大熱門電影清一色為外語片,前四名口碑聲量占比更超過全部23萬筆口碑數的五成,分別是「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25%)」、「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16%)」、「惡棍英雄:死侍(8%)」、「X戰警:天啟(6%)」,共累積12.7萬筆聲量,11.9萬筆的回應數,讓英雄們戲裡戲外都是最炙手可熱的驚爆焦點。



英雄電影一直都是好萊塢的重點題材之一,卻能在今年度脫穎而出的關鍵無非是「Marvel vs. DC」,美國兩大英雄漫畫公司的電影之爭達到白熱化,也都不約而同地在今年推出以「英雄內鬥」為主題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以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引起全球關注,最終Marvel以11.5億美元的票房大勝DC的8.7億美元;而回到台灣的口碑對決,「美國隊長3」亦是由5.7萬筆口碑數遙遙領先3.7萬筆的「蝙蝠俠對超人」,共累積2,689篇文章,高達20.57平均回應數的超人氣。


資料來源:Box Office Mojo台灣偶像劇場IMDb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發現英雄電影的趨勢將不再是單打獨鬥,透過聯盟或對立的方式,不僅能滿足影迷「一網打盡」的心願,吸引不同粉絲齊聚電影院,角色互動帶出各自立場更能幫助觀眾快速投入複雜的系列電影世界中,更重要的是劇情豐富度也隨之增加,對於各角色發展單獨電影增添更多可能,在片商與觀眾雙贏的優勢之下,無疑是英雄電影的最新利器。

如「美國隊長3」兩方英雄陣營在機場的對戰場景被網友津津樂道:「群架拍的很爽,看到很多名演員都來串場更爽!」、「這片成功掀起了M粉的粉絲內戰」;而「蝙蝠俠對超人」則提前捧紅預計在2017年上映的神力女超人:「神力女超人出場~是最high的時刻」、「女超人完勝阿蝙跟超人」等,讓熱門話題一面倒的被英雄電影占滿版面。

口碑擴散最忌諱一成不變 創造亮點延伸戰線才是高招

從熱門話題討論狀況可以發現,「贈票活動」成片商快速擴散口碑的主要手法之一,多是藉由推文回覆想看電影的理由,再從中隨機抽選幸運兒,透過此一方式讓電影資訊曝光,雖然能在短時間內累積許多回應數,但由於都是還未看過電影者所提供的意見,對網友來說完全不具備參考力,反觀透過觀影後的心得推薦文往往能引起正反論戰,對猶豫進場的消費者才是關鍵的決定因素。



此一情形由兩種文章類型TOP3的比較表也可以窺知一二,在贈票活動文擁有高人氣的「丹麥女孩」,在120篇熱門話題中僅有5篇心得分享文上榜;而熱門話題中沒有出現贈票活動的「美國隊長3」卻有28篇心得文上榜,其餘電影的鋒芒幾乎全被其掩蓋,再次驗證漫威英雄魅力無敵。



探究其原因可以發現,Marvel電影向來擅長系列電影間的鋪梗與連結,著名的「彩蛋」通常是指安排在電影結束後的一小段隱藏劇情,能帶出系列作之間的關鍵橋段,讓觀眾們願意耐著性子看完冗長的工作人員名單,並透過彩蛋提示猜測下一部作品會出現的新角色或故事情節,而不熟悉漫畫原著的觀眾自然會拋出疑問而引發口碑擴散。

因此隨著系列作的累積,電影之間能運用的元素與巧思增加,彩蛋帶給觀眾的驚喜感自然提升,例如本次在「美國隊長3」中安排的雙彩蛋,也不例外地引起網友討論,如:「蜘蛛人即將回歸超期待的」、「梅嬸好正,希望可以當女一」、「巴奇的故事細想真的好心酸,希望可以出自己的電影」、「不知道黑豹個人電影會不會沿用內戰當背景,好想看巴奇啊!」等,成功讓電影口碑延伸至還未上映的系列作,實在相當高明。

在系列作進入第13部之際,Marvel也不再只將彩蛋當作亮點,「美國隊長3」出新招主打英雄分陣營,邀請網友選邊站,搭載許多周邊活動讓電影還未上映就開始醞釀口碑熱潮,於4/27上映後更是成功引起兩派粉絲各表支持,如:「我是#teamcap的,隊長有情有義,覺得#teamironman要說服我的話要從平民觀點下手」、「我極端鋼鐵人派,註冊法案都簽了但鋼鐵人還是為了隊長私自行動阿,覺得感人」、「大方向我支持隊長的說,只是做法上我支持東尼」…等等各種表態的聲音。



在排除贈票活動文後的每月前二十大熱門話題統計中,發現「美國隊長3」在上映三天內就佔據4月熱門話題共13篇,於5月仍維持13篇,並延伸至6月都還有5篇熱門討論,幾乎可說囊括了16上半年的話題焦點。

從分析圖中可看出,討論除了聚焦於劇情、角色人物等,表態支持的陣營也在口碑擴散中扮演了不小的功臣,讓電影能持續曝光之外,更為預計2018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鋪路。



英雄招牌並非萬靈丹  蝙蝠俠對超人難過「負雷」關

英雄名號固然響亮但也並非人人買單,從上半年前四大英雄片的關鍵字提及數變化可知,在觀影前口碑表現皆是備受期待,平均近九成網友都看好這四部電影,其中又以Marvel漫畫為藍本的三部電影呼聲較高;然而,觀影後的評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走向。


資料來源:IMDbRotten Tomatoes

最為明顯的即是「蝙蝠俠對超人」一片,如同前述此電影的模式與「美國隊長3」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片商為了避免對打到檔期而提前至3月上映,仍無法逃脫負評陰影,無論國內外都給予較低的評價。

其中,國外網友認為電影想探討的議題過於嚴肅,敘述與剪輯又不夠流暢,相對加重觀眾的負擔等,爛番茄網站更只給予27%的新鮮度;台灣網友在觀影後也有三成的負評口碑,表示:「導演刪減太多細節,如果第一次接觸DC的人會很吃力」、「劇本太過草率,可以吐槽的地方很多」、「好幾個地方太瞎,比如有時間鑽研無效武器,真正有用的武器卻亂丟」等,普遍對於劇情的不合理感到失望。

然而,網友對於視覺效果與場景呈現還是給予讚賞,表示:「DC重心裡戲,有很多值得玩味的鋪梗」、「雙方對決的場面雖然短但很精彩」。

然而,也正因為兩片背景的相似度過高,在「美國隊長3」上映後還再次被網友們提出比較,「DC這樣下去連Marvel的車尾燈看不到」、「美隊3狠狠打臉BvS」、「BvS問題在導演,乾脆挖角羅素兄弟」等,可能也是片商始料未及的狀況。

值得探究的是,「X戰警:天啟」雖同為Marvel改編的系列電影,也有超過10位的英雄共同演出,卻並非驚奇影業執導,而是授權由福斯推出的作品。

評價上網友對於劇情整體也是不買單,認為老調重彈之外有許多與前作銜接不上的突兀橋段,讓人看得很出戲:「X戰警系列,打倒大魔王的方式一直是一個創意的重點,這片堪稱系列的最低點」、「身為主角的天啟,造型廉價感真是令人不可置信」、「雖然不是資深漫威迷,但最後的彩蛋看不懂耶」等,尤其與前作一比較,片中的感動遠不如第一戰,不過網友還是表示「特效」部分表現優異,會推薦「快銀」角色的粉絲觀賞。

退一步來說造成此差異的原因,製片商的角色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近期喜愛英雄電影的觀眾,大多是受到Marvel與迪士尼所打造的系列所吸引,主要設定為大眾都可以接受並帶有幽默詼諧的電影模式,劇情流暢且角色討喜,不須做功課也能輕鬆觀賞;而主導DC電影的華納製片則向來著重「藝術性」較多,從60年代的「超人」獲得奧斯卡獎開始,到2008年的「黑暗騎士」都還能得獎就不難看出其堅持,而風格較為強烈的作品會獲得毀譽參半的評價自然也不奇怪了;再看福斯電影雖握有Marvel版權,卻亟欲打造屬於自己的英雄電影宇宙,與迪士尼的Marvel作出區隔,在先有角色後串劇情的包袱之下難免會有不合理之處,也預期是福斯接下來在英雄電影發展的成敗關鍵。

總觀2016上半年的電影口碑,最熱門的焦點莫過於英雄電影且沒有之一,因此三大製片商趁勝追擊開出多達16部的系列作時間表,而這股英雄旋風真能如預期般延燒至2020年嗎?

相信還是得思考在前期如何透過「角色」知名度與「彩蛋」的剪輯創造期待度,吸引觀眾進場;同時透過流暢的「劇情」與精彩的「特效場面」維持電影的娛樂性,最後善用「鋪陳」與「亮點」創造粉絲觀影後的討論度,進而引發深度的口碑擴散,才是製片商最終能稱霸英雄市場的關鍵。

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