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壇跨入媒體,由政治金童轉為媒體寵兒,這兩條路對趙少康而言似乎都能如魚得水。 趙少康在政壇、媒體圈的表現,除了狂熱的企圖心,也得利於他步入政壇前在企業界的歷練;他是少數懂得以企業精神與行銷手法來經營自己的政壇人物。 政治與媒體是一物的兩面,這兩者有共同的特色:影響力大及萬眾矚目的焦點。但是,過去政壇人物經營媒體大多不是早早夭折,就是只能維持一個局面,難伸拳腳;而趙少康一投入飛碟廣播就能一炮而紅,似乎真有他的一套! 所調「時勢造英雄」,趙少康以思路縝密敏捷、分析鞭辟入裡見長,儼然是天生的領袖人才,在多變的環境局勢下,他始終保有堅持原則的行事作風,許多與他交鋒的人物,也都承認他是個可敬的對手。 趙少康「因著喜歡」,由媒體寵兒搖身一變,成為媒體經營者;趙少康跨足廣播,並非偶然: 「在1987年6月,還是戒嚴時期,我就向新聞局申請了廣播執照。」當時沒有經營的計劃,但已埋下伏筆。 曾經以最高票當選市議員與立法委員,趙少康的個人魅力,在媒體上收放自如,他深諳掌控的優勢。 「其實,作為Top的政治人物和媒體經營者的條件相同。」趙少康的分析是兩者皆必備的特質有: 一、正義感;二、嫉惡如仇;三、面對社會脈動,觸覺敏銳;四、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而他正是這樣的典型。 回溯過往,趙少康的生涯發展不乏高風險的轉折,影響半生經歷的重要關鍵,都為他留下精彩片段。 進入台大,是第一個關鍵性的影響:在校風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接觸各方菁英,培養了健全人格(不自大,且能尊重不同領域的人、事、物),學習「被領導」與「領導別人」;從班代到畢聯會主席,奠立了辯才無礙的實力,也是促成從政的一粒種籽。 出國留學的機會,使他接觸到不同的訓練和思考模式,曾因如何做實驗陷入苦思,面臨瓶頸;在教授指點迷津後,體會出「人的存在價值和生活意義」,跳脫了機械化的訓練,進而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充份了解排除壓力的妙方,就是享受挑戰中的趣味。 接下來,由從政到執政,從「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使他積極為民喉舌,到在環保署擔任公職時,面臨「以己之盾防己之矛」的景況,使趙少康嘗盡政治的酸甜苦辣,加上市長落選的衝擊,深切體會出人情冷暖。 曾在華視「新聞追擊」節目中樹立了「敢於批評」、「反應機智」的風格,而今在播音室裡主持「飛碟晚餐」,趙少康認為廣播比電視難做: 「廣播人必須有深厚內涵,才有揮灑的空間;它不像電視,有畫面的包裝,加上幕後的豐富支援,主持人真正參與的份量不重。」 「傳統的廣播節目,主持人廢話太多,現代人的節奏快,必須長話短說。」 「廣播的媒體特性是直接的互動,且屬於個人獨享,具有比較私密性、個人性的形式。」 「飛碟電台重視資訊和音樂,介於中廣和台北之音,我尤其著重言論的影響力,那才是發揮媒體作用的關鍵。」趙少康以「幽默、反諷」的評論,樹立了飛碟晚餐的風格。至於電台的定位,「約可分為三大族群,白天是上班族、家庭主婦和晚上新人類,特別是台灣交通混亂,正是廣播的天下」。 根據趙少康的分析,塞車族聽廣播的時間多於看電視,平均每天1.5~2小時;儘管廣播在四大媒體中是相對的弱勢,加上過去始終極力抨擊媒體被壟斷、缺乏公正客觀的立場,趙少康堅持飛碟是100%的商業性,絕無政黨色彩:「我曾為個人這個痛苦的選擇奮戰過、矛盾過,而今一旦決定,自然加倍付出心力,全心全意地投入。」 飛碟電台在1996年10月16日開播,座落在市區二十五層的高樓上,佔地不大的空間裡,卻有高效率的品質產出,趙少康在經營管理上圓融智慧和積極的行動力,自是功不可沒。 「目前人力運作分為六大部門,我主張精簡,要求負荷能達到極限,過多的人往往會帶來麻煩,而不是效能。」 趙少康提及當年在農業工程的課堂上,教授曾舉例說明,在耕作上,兩頭牛一起耕作的產量絕不是一頭牛的兩倍。 趙少康的結論是:「連牛都知道,何況人類?」他更打趣說:「在飛碟,用人的標準之一是不能比我老!」 年輕、專業形成飛碟電台的企業文化,是毋庸置疑的。趙少康堅信「做自己喜歡的,是最大的快樂」,他直言表示: 「成功的定義並非做大官,而是能依循自己的志趣、性格去做,才是最大的幸福。」 曾將十五年的黃金歲月投注在政治事業上,而今立足廣播、於眼電視,趙少康調侃地說:「至今的最佳寫照是,上聯──做點小生意、下聯──賺點辛苦錢,橫批──FM92.1(飛碟電台)。」 目前,趙少康每天在電台12小時以上,除電台工作外,他也受邀為「環球電視台」主持「各領風騷」節目,該台總監周天瑞對趙少康主持談話性節目的功力十分佩服。「他的媒體經驗豐富,反應自然,特別是具有觀眾緣。」 興趣廣泛是他天生的人格特質,從理工、法政、文學到音樂,由他辦公室的藏書即可見一斑:如「出夢影」、「老子管理學」、「汽車百科」、「六法全書」、「鄧小平外傳」、「奧美觀點」……談到閱讀,趙少康有相當多豐富的經驗。 「我喜歡讀談論飲食的文字,尤其逯耀東的健筆最吸引人;古書中最心儀的是孟子,他的氣魄、大度,是典型人物。」平日生活實用書,包括管理、政治之類,也都使他愛不釋手。 許多關心、支持趙少康的朋友,仍好奇地質疑,他會不會重拾政治的光環?也有報導預測他可能「班師回朝」。 發稿前,正值秘魯人質獲救的新聞發佈,趙少康用比喻明志:「正因為據守人員不能專心一意,鬆懈武裝,才導致失控;我既決定投入媒體事業,絕不輕言改變初衷。 (林芝為動腦特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