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4)家外媒體結合行動和社群後,會有哪些趨勢和發展?媒體代理商又該如何用家外媒體,掌握消費者輪廓、行銷品牌?

(Brain.com 2015-06-04)走在路上,多少都有收過傳單的經驗,但傳單通常不是直接丟掉,就是拿來做其他的用途,該如何讓民眾主動關心傳單上的資訊?

英國的流浪貓狗收留所 Battersea Dogs & Cats Home,就利用戶外的互動螢幕裝置,當民眾拿到裝有 RFID 電子標籤的傳單,走到指定的戶外螢幕時,裝有 RFID 的傳單就會發送信號,觸發螢幕上的感應器,戶外螢幕上就會出現一隻狗。

狗狗會對著路過的人群汪汪叫,並用懇求的眼神望著他們,讓民眾很難不注意到牠們,但當帶著傳單的民眾離開時,螢幕上的狗也會跟著離開畫面,Battersea Dogs & Cats Home 希望藉此教育民眾,不要拋棄你的寵物外,也以認養代替購買。

近年來,民眾大大地改變媒體使用習慣,將注意力逐漸轉往隨身攜帶的手機上,家外媒體也利用這項趨勢,結合行動和社群,企劃了許多富有創意、吸睛的作品。

6月1日晚間,《動腦》Mobile Monday 以「The Future OOH 家外X數位 全媒體創新整合」為題,邀請媒體庫互動行銷副總陳炘威、博仕達總經理張立培,分享全球家外媒體的創意案例,及市場上的行銷趨勢,吸引了近百位的參與者,現場座無虛席。

行動加社群 創造家外媒體更大的效益

媒體庫互動行銷副總陳炘威從研究報告指出,家外媒體結合行動和社群,能有效提升媒體的行銷效果。

陳炘威從尼爾森(Nielsen)和臺北市數位行銷經營協會(DMA),2015年的調查報告中發現,2014年台灣整體廣告的營收較2013年成長約4%,其中,網路廣告量成長幅度最高(18%),其次是家外廣告(2%)。

2014年台灣數位媒體總營收約161.77億元,2015年預計會成長到198.69億元,而在行動媒體發展最快,2015年預估會成長73.3%,顯示台灣民眾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愈來愈長,每天大約是197分鐘,比起全球的平均值140多分鐘,整整多出了近一個小時。

陳炘威也指出,台灣民眾對社群網路的依賴性也很高,有61%的網路使用者每天造訪 Facebook,使用行動上 Facebook 的網路人口,更是超過1,000萬人,平均每人每月花費3,781分鐘在 Facebook 上,使用時間大約是 YouTube 的3倍。

就研究結果看來,陳炘威認為,在重度依賴手機和社群媒體的環境中,如果民眾發現一個新奇、有趣的事件時,很容易會想要和別人分享。因此,當廣告主設計或思考家外媒體活動時,應該要同時考慮到「易接觸性」和「易渲染性」,透過手機和社群的力量,把家外媒體的效果放大。

分享創造家外媒體無限的價值
陳炘威表示,未來的家外媒體應該要結合「SoLoMo」(Social、Location、Mobile),並讓裝置數位化、內容互動化,才能讓民眾產生興趣,進而分享。

陳炘威以 Uber 在加拿大的案例為例,為了解決民眾酒駕的問題,Uber 在多倫多的街頭,設置了「自我酒精檢測」的互動裝置,只要民眾拿起裝置內提供的吸管,並吹氣到機器內,經過裝置內儀器的判斷,如果民眾的酒測值超標,就能得到 Uber 提供的免費乘車服務,藉此建立 Uber 良好的公益形象。



陳炘威認為,對廣告主而言,家外廣告只是區域性媒體,能接觸到的消費者有限,且無法篩選出品牌想要的人群;但如果能做出讓民眾驚呼的家外廣告,民眾就會想要分享,能創造品牌的二次傳播,這個效益沒有地理區域的限制。

從媒體代理商的角度而言,宣傳活動最重要的是能顧及不同的活動目的,不管目的是增加接觸人數或是達成業績,如何讓家外廣告不只是單純的廣告,而是能變成一個被討論的話題,被消費者主動分享的話題,是媒體代理商未來企劃廣告主的活動時,可以好好思考跟應用的地方。

台灣家外媒體的發展現況

博仕達總經理張立培從多分調查數據中,歸結出台灣家外媒體的4大挑戰和5大發展趨勢。

博仕達總經理張立培根據凱絡媒體「2016年全球廣告費用預測報告」指出,全球廣告量市佔率7.1%的家外媒體,目前被認為是成長第二快速的媒體,僅次於數位媒體。凱絡媒體更大膽預測,家外媒體的廣告量將在2016年,首度超越雜誌媒體的廣告量。

資策會在2014-2015年,調查了台灣500大廣告主的媒體投資行為,結果發現2015年500大廣告主,調降電視(-0.7%)和平面媒體(-6.6%)的廣告量;但另一方面,廣告主增加在行動(23.2%)、家外(7.1%)、社群(4.8%)和網路(1.4%)的廣告投資。

張立培表示,台灣的家外媒體廣告主要集中在交通類和看板類,約佔總體的8成,但台灣家外媒體使用數位的比例不高,主要還是展版式的表現形式。再加上,台灣家外媒體的市場小、媒體很分散、資源分布不均,無法增進軟硬體的設施,並好好利用消費者行為調查,這一點相當可惜。

那台灣民眾對數位螢幕的接受度如何?根據博仕達的調查,有86%的民眾,喜歡家外媒體能即時給予不同的資訊;有71%的民眾認為,如果品牌有使用數位螢幕做行銷活動,代表這個品牌相當創新、跟得上潮流;64%的民眾表示,品牌如果能在數位螢幕上,玩出新的創意,可以和朋友一起討論、分享。


台灣家外媒體的4大挑戰與5大趨勢

台灣家外媒體主要的4大挑戰:
1.缺乏全觀性第三方媒體監測機構,只能從片段中了解家外媒體,無法全面性了解家外媒體的運行與成效。
2.相較於電視和數位,家外媒體廣告缺乏評估的數據。
3.媒體預算少、經濟規模小,家外媒體發展不易。
4.家外媒體在台灣已有60多年的歷史,許多廠商在使用數位的技術上和觀念上仍有一段路要走。


台灣家外媒體發展的5大趨勢:
1.數位家外媒體在整體家外媒體的佔比會愈來愈高。
2.互動式的活動和即時(Real-time)調整創意的數位家外媒體,將會更加普及,和目標族群的關連性、影響力也會提升。
3.從民眾身上獲得的行動數據資料會提升家外媒體的成效。
4.未來品牌將以「地域性」為優先的考量。原因在於,民眾在哪哩,家外媒體的商機就在哪裡,會有愈來愈多的品牌結合路徑App(Google Map),創造新生意。
5.數位家外媒體促使更多民眾使用行動商城購物。


Q&A時間 大家來發問
Q:為什麼台灣在家外媒體的廣告案例很少?
陳炘威:台灣家外媒體的規模較小,廣告主願意投資在家外媒體的預算也較少,導致案例沒有國外來的多,但這並不代表台灣在技術的表現會比國外差,許多國外曾執行的案例,台灣也做得到,只是要看廣告主願不願意下預算。

Q:對廣告主而言,家外媒體最大的價值為何?
張立培:以前廣告主只能推估有多少人看到某則家外廣告,但現在許多數位家外媒體可以利用人臉辨識系統,了解哪些性別、族群的人,會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收看什麼內容,讓廣告得投放變得更精準、優化行銷活動。

Q:做一個家外媒體廣告是不是都要花很多預算?
陳炘威:不一定,像在手機上的推播廣告就不會很貴,如果廣告主擔心家外媒體廣告會花很多錢,就要加強在創意上的表現。舉例來說,多年前,韓國的超市 Homeplus 在地鐵的月台,貼上有許多商品 QR Code 的海報,讓沒時間購物的上班族,可以邊等車邊買東西,讓 Homeplus 在沒有增加實體門市數量的情況下,業績直線成長,用少少的預算,卻富有創意的家外廣告,達成行銷目的。


許多行銷傳播人關心台灣家外媒體未來的發展,讓 Mobile Monday 現場熱鬧滾滾。


關於Mobile Monday

從2000年赫爾辛基開始,已有140個城市,在每個月的某個星期一,定期舉辦的行動業社群聚會「Mobile Monday」,簡稱MoMo。主要的目的為聚集當地對行動行銷發展有願景的開發者,及有影響力的夥伴,透過開放的平台,了解全球趨勢及促進合作的機會,每個月例會上與來賓知識交流。

台北MoMo於2011年引進,透過不同的組織負責舉辦。這一次新團隊,以The Future is Now為主軸,每個月邀請大家一同關注不同的議題。

有越來越多人參與Mobile Monday,以及關心行動趨勢。特別感謝贊助商創意引晴贈送講師小米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