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號466期動腦雜誌)當物物相連時,會帶動哪些商機?各種品牌商業模式是不是該馬上調整?行銷傳播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解決生活者的問題?

(文/王彩雲)最近身邊的好友,手腕上紛紛多了一個手環,雖然設計既不時尚,也不漂亮,但是大家似乎都趨之若鶩,戴上就覺得自己是科技潮男,或時尚俠女。

原來這個隨時記錄自己身理狀況的手環,是穿戴式裝置的一種。除了可顯示體溫、脈搏、心跳、活動紀錄,還有睡眠「智慧鬧鐘」功能。可透過「微震動」,在設定鬧鐘啟動前30分鐘,將使用者從「深層睡眠」逐漸甦醒成「淺層睡眠」,並在鬧鐘啟動時震動喚醒使用者。另外在「個人資訊」中,還可設定個人資訊與每天運動的目標。

除了手環,冰箱、電視、冷氣、洗衣機、汽車…,當物物相連時,會帶動哪些商機?各種品牌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應該馬上調整?行銷傳播的做法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

不過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雖然物聯網能啟動大商機,商業巨頭更認為是未來最值得投資的方向,但是物與物之間相連的平台誰來建立?誰更能進一步解決人們的問題?

顯然,單一產品聯網裝置怎麼設計不是重點,生活者身心靈洞察、創新的聯網裝置、多元整合體驗、具黏性的使用情境,及搭配環境的感知設計才是焦點。

這其中需要許多深入研究使用者經驗的設計師,先了解當前的生活者在生理、心理上碰到了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才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

就以Google眼鏡來說,原本是物聯網時代下,讓人眼睛一亮的穿戴式裝置;可惜,除了應用程式App數量不足外,在式樣設計上,不但顯得笨重,而且顯示幕正對著眼球,畫面顯示時從外面也看得見。不顯示時,從外面只看到一個白方塊,遮住了眼球,看上去頗為怪異。所以有人把眼鏡族,取了個Glasshole(眼鏡癡)的不雅外號。

沒有一個人希望自己是呆瓜,或是看起來像呆瓜,這樣的Consumer Insight,一般沒受過使用者經驗訓練的科技工程師可能無法想像。

更別提要老人家拿柺杖,是多麼傷銀髮族尊嚴;可能也無法進一步了解,有些年長者寧願買各種顏色的傘來搭配外出服,也不願意拿拐杖,顯現自己的老態。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Nokia這個曾經得過動腦「廣告流行語金句獎」的廣告金句,完全說中了科技產品設計的靈魂與核心。雖然Nokia自己提出這個想法,可是並沒有徹底的執行,以至於走向被賣掉的困境;不過,值得所有對物聯網抱持高度興趣的品牌、工程師、設計師,引以為鑑。

願所有的動腦讀者在新的一年,能用深入的生活者洞察、創意創造未來!▓王彩雲為動腦雜誌總編輯,有任何意見,歡迎討論。E-mail:helen.wang@brai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