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中國國家廣告研究院在北京發佈《2014年中美移動互聯網調查報告》。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2014年11月19日上午10點,《2014年中美移動互聯網調查報告》在北京廣播大廈酒店發佈。

《2014年中美移動互聯網調查報告》是中國國家廣告研究院互動行銷實驗室與美國互動廣告局(IAB),針對中美兩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聯合開展的調查成果。由國家廣告研究院院長丁俊傑對報告核心內容做報告。
   
丁俊傑首先公佈了中美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和偏好的十大相同點和九大點差異點。十大相同點包括:

1.    智慧型行動載具的使用率都很高,智慧手機比平板電腦的伴隨性又更強。

2. 70%以上的行動網路用戶對智慧手機有依賴性。普遍認為行動載具是娛樂工具。
 
3. 兩國行動載具使用者在家,最常使用行動載具來:瀏覽資訊、收發電子郵件、玩遊戲、社群、購物等。
   
4. 40%左右的中美行動網路使用者,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會使用行動載具。
   
5. 兩國使用者在行動載具上的廣告互動頻率是比較高的,且中國用戶對廣告回應更為積極。
   
6. 41%的用戶會在休息或者閒暇時間使用行動載具,58%的用戶會在零碎時間裡使用行動載具,這是輕鬆、娛樂等次文化內容的機會。
   
7. 最可能得到行動載具使用者回應的廣告內容為:
.與用戶要購買物品相關的廣告
.與要購買物品相關的優惠券
.搞笑的廣告
.與用戶最喜愛品牌相關的廣告
.與用戶線上上訪問過網站或使用過的應用相關的廣告
.與最近線上購物相關的廣告
.與用戶所在場所相關的廣告
.與最近收聽、收看的廣播/電視相關的廣告。(占比>=20%)
   
8. 90%的中國使用者曾經在移動設備上觀看過全集電視節目,並且觀看頻率較高。但美國使用者在行動載具上觀看的頻率較小,且1/2的美國用戶不會在智慧手機上觀看。
   
9. 中美使用者在行動載具上觀看視頻短片的頻率,明顯高於全集電視節目。
   
10. 對於平板電腦而言,無線網路在中美兩國都佔據優勢地位,且網路滿意度都較高,中國更高一些,達到90%。

中美移動互聯網用戶行為和偏好的九大差異點包括:

1. 72%中國行動網路用戶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智慧手機,而美國用戶這一比例較少。
   
2. 中國和美國行動網路用戶在對智慧型行動載具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上的看法差別較大,中國用戶對智慧型行動載具的態度更為積極。
   
3. 中國智慧型行動載具用戶的社交、購物需求要強於美國用戶。
   
4. 中美行動載具使用者在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廣告內容的回應方面,差別較大。中國使用者表現出更大興趣。
   
5. 中美行動載具使用者在點擊廣告後44%左右的人會觀看視頻或獲取優惠。
大約56%中國使用者會對廣告中涉及的產品和服務產生興趣。
  
6. 中國的使用者更樂於通過社交媒體/網路分享廣告,購買行動會更多,也更
樂於到訪當地商業機構。而註冊郵件訂閱會對美國用戶更有作用。
   
7. 中美用戶都喜歡在等候期間、下班後、放鬆時、睡覺前使用社會化媒體。
   
但美國用戶在早上剛起床時、看電視時也會更多的使用社會化媒體。而中國用戶會更多在通勤期間、中間休息時間使用。
  
8. 美國智慧手機用戶最常用的是WIFI和4G網路,網路滿意度較高。較少用3G網路。而中國智慧手機用戶最常使用WIFI和3G網路,網路滿意度較高,4G網路使用者很少。
  
9. 在中美智慧手機使用者中,安卓系統都佔據大部分市場佔比,尤其在中國達到75%。其次是蘋果系統。

美國平板電腦使用者仍然以安卓系統為主,其次是蘋果系統。在美國,Google的市場佔比更大,而中國使用蘋果系統的使用者達到75%,其次是安卓系統。
       
丁俊傑結合當前中國行銷廣告市場的現狀,對智慧型行動載具的廣告傳播活動在廣告內容、廣告形式和廣告推廣三大方面給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1. 廣告內容:具備娛樂性、視頻廣告要短,注重創意。要根據受眾群體因地制宜。
  
2. 廣告形式:互動性要強,加強與社群媒體合作,滿足用戶分享的需求。
 
3. 廣告推廣:
3.1「場景」是行動媒體的關鍵,「伴隨」成為新情景。

3.2針對不同地域,不同消費群體的廣告產品,應該制定不同的行銷、推廣策略。要注意行銷推廣的組合優勢、全面性。

3.3用戶對移動應用的需求趨於多樣化,涵蓋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這使得個性化資訊服務成為新媒體廣告的引爆點。

3.4注重廣告投放的優化組合。

3.5注重短視頻的廣告投放力度。

3.6 廣告主在進行產品推廣時,採用O2O的形式會讓廣告效果最大化。

3.7新興的短視頻社交媒體不僅能全方位展示商品,而且滿足受眾社交分享的需求。

3.8移動終端更容易獲取使用者的資訊,媒體和廣告經營者更要具有保護用戶隱私的自覺性。

***本文獲《現代廣告》雜誌社授權刊登,並潤飾為台灣用語。報告全文請上:http://www.maad.com.cn/index.php?anu=news/detail&id=4728

註:調研背景及方法
調查時間
2014年7月23日至8月4日,
調查環境
調查對象:中國和美國18歲以上人士,並且每週至少一次使用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中國的調查對象設定在11個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瀋陽、成都、廈門、石家莊、貴陽、溫州、威海)
調查方法:6分鐘線上調查
根據不同的設備配額,在平板電腦或者智慧手機上展開調查。
本次調查設計了15個問題,兩國均有約500名調查物件完整地完成調查:
美國:255位智慧手機使用者,250位平板電腦使用者;
中國:252位智慧手機使用者,250位平板電腦使用者。
其中,美國資料參考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擁有者標準,並且255位智慧手機使用者的年齡/性別加權處理。中國資料無加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