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3)叫車app從默默無聞到舉世歡騰?台灣與中國的市場狀況如何?為什麼業者應該更積極加入行動叫車行列?

圖/bdebaca@flickr

(Brain.com 2014-06-03)近年有兩個國外業者uber和Easy Taxi進入台灣市場,讓人好奇的是,在計程車密度這麼高的台北市、新北市,是否仍有叫車app業者的生存空間?適逢5月17日中國叫車app的補貼大戰結束,叫車app的興起,與中國二大業者的補貼戰,再回顧台灣環境。

今年初,中國的二大叫車行動應用程式(app)「滴滴打車」(註)、「快的打車」,在背後二位富爸爸——騰訊與阿里巴巴——金援,分別推出雙向的高額補貼,讓接單司機與乘客享有回饋。

競爭激烈的狀況在中國大城市造成亂象,除了司機在行車中使用手機搶單,而引發安全疑慮外,拒載、加價等不當行為,對科技生手甚至外國旅客,也造成不便;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因此做出規範。

回頭看台灣,揮手攔計程車或是電話叫車,是台灣人習以為常的叫車方式。近年車隊和便利超商合作,計程車隊也推叫車app,增加更多服務消費者的管道。

以上海與台北市、新北市來比較,上海市常住人口約2415.15萬人,約4.3萬輛計程車在服務;雙北的常住人口約671萬人,有5萬輛計程車服務。雙北的計程車密度高,除非天候不佳或特殊節日、地點,隨手一攔都比開啟app還要來得快速。

叫車app的興起
叫車app使用行動網路,來解決計程車司機與乘客之間的訊息不對等,透過訊息媒合平台,重新配置雙方資源,讓計程車使用率提升,也讓乘客便利叫車,解決叫車需求,也減少城市的交通壓力。

現有的叫車app分為跨國業者與本地業者。跨國業者有以豪華車服務聞名的美國業者uber、剛進台灣的巴西業者Easy Taxi、英國起家的Hailo,和多達40個國家通用的Click-a-taxi等;本地業者則如台灣計程車隊所提供的app、中國的「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都屬在地業者範疇。有些業者在叫車app中綁定使用者的信用卡資料作為行動支付,但在中國業者更聰明的做法是,培養消費者用行動支付是重點,叫車app只是一個手段。

uber: uber for everything
2009年於舊金山成立的uber是提供豪華車叫車服務,主打個人豪華車概念,有專屬司機到指定地點接送,費用則由信用卡扣款。uber是以每筆車資抽佣為盈利模式。uber已經在36個國家、100多個城市推出服務。uber不斷在交通工具上屢出奇招,推出平價版的豪華車服務uberX、uberXL休旅車服務、uberBOAT租船服務,以及今年4月在紐約測試當日物流服務,與專為孩童提供的uber Family叫車服務。
uber 在進軍各地市場時,採取的兩大策略是,與能提供多種服務的當地車隊合作,不論是快速平價的叫車服務,還是豪華車接送;另外鎖定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

近日uber指出,該公司在紐約簽約的uberX司機的收入,是美國一般計程車司機的3倍。在紐約uberX司機的年收入中間數約為9.1萬美元,舊金山司機的年收入也超過7.4萬美元,而一般的計程車司機年收入僅3萬美元。

Hailo: a taxi magnet
Hailo在2011年於英國倫敦成立,由三位創企業家與三位倫敦計程車司機共同創辦。目前倫敦市超過一半的計程車司機登記使用Hailo,全球已有5萬名司機登記使用Hailo,app下載次數也逾200萬。在倫敦的盈利模式是抽取車資的10%為佣金,也就是由司機承擔費用;在美國的波士頓和芝加哥則是以單趟1~2.75美元不等的金額向乘客收費,甚至還會補貼司機。

Hailo會依城市不同而有不一樣的營運模式。2013年9月,以日本的東京和大阪為亞洲第一站;截至2013年底,已在16個城市推出服務。
 
敲響中國的打車app大戰
在今年初,「打車軟件」(叫車軟體)無疑是中國最夯的關鍵詞之一。中國第一款叫車app是「搖搖打車,接著「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因網路巨頭加入,一夕改變大城市叫車與支付車資的方式。為了迅速擴大市佔,以補貼司機與乘客的方式吸引更多使用者加入,中國叫車app市場迅速進入寡占局面,展開燒錢大戰。開山始祖「搖搖打車」則無法承受這樣的擠壓,不得不退場轉型。

「快的打車」搭配支付寶、「滴滴打車」則與騰訊的微信支付合作。從今年一月初兩巨頭便始補貼大戰,雙方取得的成績確實漂亮。不僅推動大批乘客綁定銀行帳戶,也教育了乘客的行動支付習慣,甚至是司機的收款習慣。

中國網路研究公司速途研究院今年四月初公布Q1叫車app的市佔,「滴滴打車」佔搶下60%市場,「快的打車」有38.5%,其他App的生存空間所剩無幾。
 


土豪式的補貼,他們賺了什麼?
今年一月起的補貼大戰,「滴滴打車」共補貼人民幣14億元,「快的打車」也逾人民幣10億元。「滴滴打車」的用戶數成長3.5倍,每日平均訂單成長近14倍,每日透過微信支付支付的車資也達400多萬筆。「快的打車」在第一季數據是每日訂單量超過623萬筆,合作的司機在第一季的總收入逾人民幣47.3億元。不過雙方的用戶重疊度均超過50%。

5月17日「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宣布終止乘客補貼,仍維持司機端補貼。不過一週後「滴滴打車」每日平均訂單下滑43%;調查也指出,52%的網友表示沒有補貼後不會再用叫車app,仍有28.5%的網友表示還會繼續使用。

騰訊與阿里巴巴持續做叫車app的原因?
1. 線下生意,線上支付:雖然補貼搶客已終止,但司機與乘客的行動支付習慣已養成。「滴滴打車」指出,補貼時期有85%乘客使用微信支付,現在終止補貼也仍有75%使用微信支付。透過不一樣的使用場域,讓消費者習慣行動支付,增加行動支付帳戶,並使既有的行動支付帳戶更活躍。

2. 確定用戶真實性:透過手機號碼及其在生活中的行動支付,來認證該使用者的真實性,並蒐集更多消費行為,例如活動區域、消費習慣等。

3. 擴大可流動的資金:消費者習慣行動支付,就會定期增添帳戶可用額度,而司機端在更相信行動支付體系後,提領車資的其間也會延長。藉此,網路巨頭們便有更多可流動的資金可運用,有利於現金周轉以及拓展其他營利模式。

不同出發點 台灣本土叫車app
台灣的計程車環境與歐美或中國不同,沒有地廣車少的現象,而且計程車密集地在都會區穿梭。據交通部路政司統計,台灣的計程車超過五成集中在雙北。當app解決歐美或中國的搭車需求時,會思考如何讓乘客更快地解決移動的需求,因此增加計程車司機誘因,引發搶單現象。而台灣則是叫車便利,在隨手招攬、電話叫車已能滿足需求時,推出app的初衷僅是增加一叫車的管道。沒有急迫的需求要解決,也無行動支付的必要性,因此台灣本土叫車app發展是相對緩慢。

巴西業者Easy Taxi在去年9月進入台灣,以跨車隊的方式邀請更多司機加入。不過因應世界各國的需求不同,app的版本也略有不同。例如在馬來西亞提供支付小費的服務;在墨西哥則是可選擇不同的車種。而Easy Taxi今年在台灣成立自己的車隊,成為首個Easy Taxi成立車隊的國家,並相信藉由提供更多福利,讓司機更有歸屬感。
 
因地制宜 提升用戶體驗 拓展多元業務
每個國家、城市皆有不同商業環境、通勤需求、甚至行業潛文化,Easy Taxi為了進入不同國家也改造App版本,在中國吵得火熱的打車app模式,也不見得適合台灣。所以如何讓app有效解決乘客和司機間的訊息不對等,是叫車服務的核心功能。

如何增加消費者對叫車服務的依賴、簡化乘車過程的每一環節,都是能提升使用者體驗的做法,也是叫車app該競逐的新領域。像中國業者結合叫車app與行動支付,就是簡化的一種方式。除了乘車外,在不同情境提供服務也是黏住消費者的方式,例如uber提供快遞、提供小孩接送,台灣大車隊則推出微搬家服務。增加消費者使用情境,也提升閒置產能的使用率。

累積數據 發展商業智慧
消費者使用叫車服務首要解決移動的需求,即從A點移動到B點,在流程中的叫車、付款、甚至CRM,不同業者也有不同著墨處。叫車app確實可以掌握消費者的行為,包含叫車時間、移動範圍等,都是可以挖掘的數據。發展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後也可準確預測搭車需求,更有效率地服務乘客與司機。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 凱絡媒體週報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