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in.com 2011年3月號419期動腦雜誌)2010年總廣告量回春All Pass!2010年台灣總廣告量有哪些變化?面對新媒體不斷的進步,2011年廣告量會如何發展?

2011年台灣總廣告量座談會

▲前排左起陳淑婉、蘇幗元、王彩雲、李瑜、張正宜;後排左起殷士偉、許益謙、姚晤毅、游永全、楊家銘、李正言、徐祖詒(攝影:Brain.com)

主辦:動腦雜誌
時間:2011年1月24日下午2:00~5:00           
地點:動腦大會議室
座談大綱:
1、2010年您所處媒體產業的總廣告量?與2009年相較是成長還是衰退?原因為何?
2、2011年您所處媒體產業的總廣告量推估?
主談人: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益謙
台灣電視副總經理謝陳齊
星空傳媒廣告事業部總經理張正宜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淑婉
瑞迪廣告董事長殷士偉
台北市平面廣告品夾送服務業者協會理事長李正言
中華國際黃頁公司總經理徐祖詒
展昭國際企業執行副總姚晤毅
凱絡媒體數位行銷協理朱怡靜
雷德商訊總經理楊家銘
台灣大哥大整合行銷部經理蘇幗元


審視變化 掌握趨勢 《動腦》雜誌社長王彩雲

走過鬱悶的2009年,2010年各媒體總廣告量重新復甦。從2010年的第二季開始,我們就聽到台灣幾個有線電視家族頻道廣告爆量的聲音,電視廣告因供需失衡讓媒體代理及廣告主都叫苦連天。但是報紙、雜誌、廣播等媒體,卻因為廣告量的成長而開心豐收。

2010年台灣房價持續開始飆漲,也造成房地產廣告量的大幅成長。除了房地產,台灣還有哪些產業廣告量快速成長?各媒體廣告量有哪些消長?《動腦》每年開春都會邀請各媒體的專家,來為讀者統計一年的台灣總廣告量,除了傳統媒體之外,還包括廣告代理商、媒體代理商忽略的小眾媒體及新興媒體,另外還展望2011年各媒體廣告收入的發展趨勢。

廣告量的盛衰不但反應景氣的狀況、廣告主廣告費的投資變化,更呈現媒體間競爭的你輸我贏。從四大傳統媒體廣告量的逐年降低中,我們看到了影響大方向的顯著變化,不僅行銷人該審慎研究,媒體經營者更不應輕忽。

無線電視 空間不足  台視副總 謝陳齊

曾經是台灣第一大電視媒體的無線電視廣告,隨著有線電視的興起,廣告量被瓜分不少。台視副總謝陳齊表示,2010年無線電視雖收視率下滑,但廣告營收約成長13.5%。2010年從第二季開始,景氣回暖,客戶爭上廣告,在保證接觸率(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購買機制下,造成台灣電視收視率下滑,廣告價格卻上漲,以及廣告量仍成長的奇特現象。

民視業務部經理朱蓓苓表示,2010年無線電視廣告量成長,主要是因為房地產的好轉,帶動整體家電和民生必需品的需求。

謝陳齊表示,保證接觸率是客戶和頻道之間廣告購買價格的拉鋸戰,長期一直存在。2011年如果要解決供需問題,就是要提升收視率,有了高收視率的節目,自然能擺脫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銷售機制的影響。因2011年底有國會選舉,無線電視廣告量也將會微幅增加。朱蓓苓認為,無線電視廣告量在2011年還會比2010年成長10到15%。

有線電視 超乎意料  星空傳媒廣告事業部總經理 張正宜

以往有線電視在廣告量上的成長,與經濟成長率有一定的相關性,大約是兩倍左右。例如2010年初,政府公布的經濟成長率約在4.99%,而在第一、二季有線電視廣告量大概成長了10%到15%。到了第四季,根據我們的初步統計,2010年廣告量與2009年相比約成長了15到20%,剛好與經濟成長率的10.3%相呼應。

除了成長率超乎大家的意料之外,機動性也是去年市場的問題。因為許多廣告客戶,甚至媒體本身都沒有預料到市場快速的恢復力道,以至於需要採取臨時增加廣告費的方式,來反應市場需求,也使得整體的媒體企劃都被打亂了,導致廣告價格不斷浮動,甚至在某些時段廣告價格增加高達20%。

此外,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對頻道宣傳秒數從嚴解釋,使得家族頻道在跨頻宣傳上無法自由運用,也直接影響到收視率。選舉期間雖然新聞頻道收視增加,但其他頻道則有一、兩週廣告量比較空,廣告量不如預期,仍無損於2010年的整體表現。2010年有一部分的廣告成長,來自於整合行銷。由於有線電視擁有豐富的媒體資源,因此能直接對客戶提案,或和代理商合作研發腳本。不管是跨年晚會、轉播、活動,或拍廣告影片,都同時囊括製作及媒體費用,對於預算有限的客戶,相當具有吸引力。

如果政府預估4.8%的經濟成長率不變,2011年有線電視可望到達8到10%的成長。

廣告製片 看好對岸  大於製作總監李瑜

廣告影片製作是最能反應廣告景氣盛衰的產業。當預估旺季來臨,許多廣告主大多會拍廣告影片;當預感市況不佳時,廣告主會減少廣告支出,廣告影片也會沿用舊片。

根據大於製作總監李瑜觀察,2010年台灣廣告製片市場成長約10%。其中廣告量成長是主要的原因,另一個是來自中國拍片業務增加。由於兩岸直航、市場開放,台灣藝人在大陸的代言增加,因此在台灣地區的廣告影片拍攝量也就跟著成長。而大象影片製作總經理張乾達也表示,目前來自中國的業務量,約占整體業務的1/7,未來有繼續成長的可能。

若沒有發生大事件變動,李瑜預估2011年廣告製片市場將小幅的穩定成長。她分析,近幾年來線上遊戲、烈酒,以及房地產等產業,維持了廣告製片市場的穩定。而網路和數位工具的蓬勃,影像產業的可能性愈來愈大,李瑜認為廣告製片的思維和專業進修應該更全面,期待業界菁英們運用自己的專長和發展一致,讓台灣製片界可以創造更多可能性。另外,張乾達也特別提到,隨著廣告製片更多元的服務,內容複雜度增加,成本也應跟著上漲,但每支廣告影片的製作費卻沒有有效反應在成本上,這也是廣告製片經營愈趨困難的原因之一。

1991-2010年各媒體接觸率

(2006起訪問人數及年齡層增加/2010年起研究方法調整)


報紙逢春 綻放新芽  自由時報總經理陳俊良

這幾年報紙廣告量頻頻下滑,2010年受惠於景氣復甦房地產市場大好,終於止跌回升。自由時報總經理陳俊良認為,報紙在2010年大約成長了2成多。蘋果日報總經理曾孟卓指出,蘋果廣告量也成長2成多。此外,聯合報業務經理方桃忠與中國時報業務經理劉健鈞也都表示,2010年該報的廣告量成長近2成。

陳俊良認為,2011年會不會更好則很難說,由於年底有立委選舉,按照往年的經驗,大選會衝擊房市行情,將埋下許多變數。換句話說,雖然可能多了選舉廣告,但也可能會影響房地產,或其他周邊廣告的刊登意願。

曾孟卓表示,2011年可能還會成長15%,面對新媒體不斷崛起,報紙如果不想被淹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跨媒體的全面服務」,如此一來也就沒有被取代的疑慮。方桃忠則認為,2011年報紙廣告量,應該是「穩定持平」的狀況。


雜誌產業 景氣回溫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陳淑婉

2010年雜誌媒體約成長12%,可感受到景氣明顯回溫。不過即使是這樣幅度的成長,可能也只是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觀察目前統計的10個類型雜誌中,有5類在2010年前三季的廣告量都有高達10%以上的成長。若以成長率排名,財經時事管理類成長率25%以上最高,其次為綜合週刊,家庭健康裝潢,及汽機車類雜誌,都達14%以上。女性時尚流行類也有11%的成長率,像幾家主要財經雜誌在2011年第一季,都出現廣告滿檔的情況。另一方面,語言學習類、電腦通訊資訊類,藝文生活類雜誌,則在所有類型中衰退最多,約19到20%。

如果就產業面分析,建築類、化妝保養品類、交通工具類及金融財經類,都是2010年在雜誌廣告上加碼投資的重點產業;尤其建築類廣告較前一年成長一倍以上。不過在整體雜誌產業長期下滑的情勢下,2010年的成長幅度雖然一口氣恢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預估2011年即使成長,幅度應該不大,也許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電子閱讀器、iPad的興起,使得愈來愈多雜誌都開始布局,推出相關數位內容(應用程式)加入電子雜誌的市場。不過這場戰爭才剛開打,不到塵埃落定還難見分曉。廣告收費模式以及經營方向,也還待各家業者摸索,但未來政府在數位內容的政策、進一步輔導的方向為何?雜誌在數位化過程中,又將再面臨什麼衝擊與挑戰?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都還是每個雜誌經營者最關心的議題。


廣播看漲 房市加持  瑞迪廣告董事長殷士偉

據尼爾森的調查,廣播廣告量在2010年成長了12%。由於北台灣的房地產銷售熱度居高不下,加上房地產廣告主善於運用廣播,帶動了廣播廣告量的成長。房地產從2007到2010年刊播在廣播上的廣告,除了2008年金融風暴稍有影響外,一直都維持穩定的量。

瑞迪廣告董事長殷士偉表示,不論景氣好壞,廣播廣告在價格和接觸率上,都能有效的提供廣告主需求,而備受青睞。但由於過去10年廣播廣告價格都沒調整,2011年起為了反映成本,廣播應該會調漲廣告費,其中10個主要電台的調幅約在15到25%之間。

至於2011年的廣播廣告量,因為廣播廣告調價、房地產推案量仍創新高,再加上日用品(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廣告尚有開發空間,整體可望有10到20%的成長。由於目前台灣500大廣告主,在使用廣播廣告的比率,還沒超過一半,如果廣播代理商能更積極耕耘,相信未來還是一片藍海。


戶外廣告 成長瓶頸  奧多廣告總經理高啟銘

許多廣告主把戶外廣告看成是品牌精神活躍的表徵,當國際性品牌到了一個新國家發展時,大多會使用戶外媒體,隨時告訴當地消費者:「我來了」。

經歷2009年的衰退後,2010年的戶外廣告市場跟隨景氣復甦,整體表現回穩。根據奧多廣告總經理高啟銘的預估,約有10%的成長。由於2009年市場衰退太嚴重,影響到2010年上半年的廣告量仍然低迷,直到下半年因五都選舉,交通媒體的廣告才有明顯的成長。特別在10月、11月廣告客戶陸續在各式戶外廣告媒體下單,精品業者也恢復在戶外大型看板的廣告。

2011年市場景氣看好,但高啟銘卻認為,戶外廣告量應該不會有成長。特別原因是台北捷運廣告將於今年1月起由捷運公司自營,不再委外,但目前還未擬定相關配套措施,因此在交通媒體的廣告量預期將會減少。而交通媒體廣告量的下降,將會打平其他戶外媒體因景氣復甦帶來的成長,所以2011年戶外廣告整體估計表現持平。此外,高啟銘表示,2010年全台多了許多 LED架設的大型看板,但目前廣告主下單狀況並不踴躍,2011年後勢如何仍然有待觀察。


派夾報量 沒有成長 台北市平面廣告品夾送服務業者協會理事長李正言

近年來因為各種新媒體、通路的加入,瓜分了整個廣告市場。房地產對派夾報廣告來說是很重要的客戶群,其中包括「房地產仲介業」,其次則為「房地產代銷業」和「房地產建築業」。以地點來分析,派夾報廣告的使用量,以北台灣為重點,中、南部的量則較少。

雖然2010年有五都大選,但是今年選舉使用派夾報廣告的量有減少的趨勢,剛好和房地產業熱絡所帶動的成長量,相互抵消。所以2010年派夾報的整體廣告量,和前年度比較,呈現持平的狀態;如果沒有五都大選或是房地產廣告量的擴充影響,2010年整體廣告量應該是衰退的。

此外,工商百業服務業與零售業等連鎖通路與大賣場,仍大量且持續使用派夾報廣告。因為許多消費者和廠商,仍然是需由派夾報廣告做為資訊傳遞,與廣告行銷的載具,擔任業者與消費者的橋樑,而且是別種媒體所無法滿足與取代的。

台北市平面廣告品夾送服務業者協會理事長李正言,對於2011年派夾報廣告的預估,認為市場規模與2010年比較,應該是持平,或是至多衰退5%的幅度。此外,就選舉廣告或政治性文宣而言,現在的中央或地方民意代表,除了選舉期間會需大量派夾報廣告做為與選民溝通連結的工具外,在非選舉時間,也會不斷地、持續地,讓選區的選民了解自己的政見,所以選舉或是政治服務這部分,不太會有太大的變動。

在房地產方面,李正言認為,雖然今年房地產業明顯成長,但是房地產仲介開店快,收店也快,就算房價高漲,在媒體廣告量不一定會隨之提高。不過可以期待的是,中國來台自由行的政策開放,將會促進部分地區的工商餐飲服務業的發展,派夾報廣告也會跟著發展。

店頭回溫 前景可期 立點效應媒體 董事總經理游永全

整體而言,店頭媒體在2010年有明顯回溫的趨勢,約成長13%。 對消費性產品而言,品牌為了消費者在賣場做品牌抉擇的關鍵時刻影響消費者,進而抓住消費者的心,在通路行銷預算上也更願意投資;因為消費者在結帳前,隨時都可能因為看到廣告的影響而更換品牌。 當然品牌文案、展示方式、促銷活動和價格,也是店頭行銷成功的關鍵要素。

面對消費者生活型態的轉變,加上科技的急速發展,網路購物比率的攀升,如何將消費者帶到實體通路裡,看到廣告訊息,甚至體驗商品,對許多供應商來說是新的挑戰。 但是近年來多通路的發展,卻也成為店頭行銷的新契機。

立點效應媒體董事總經理游永全相當看好店頭行銷在2011年的發展,雖然在過去三、四年,店頭媒體的平均單價年年下滑5%,但是因為單價的下滑,對廣告主來說,以相同的預算可以做更多的事,加上店頭媒體相較於其他媒體,能直接反應在銷售上,所以預期未來會有更多廣告預算投入其中。

黃頁媒體 衰退中求生  中華國際黃頁公司 總經理徐祖詒

過去大多是中小企業,在電話簿中做分類廣告招攬生意的黃頁媒體,隨著網路搜尋引擎的興盛,不斷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綜觀2010年全球黃頁市場,美國衰退16%、英國衰退11%,台灣衰退10%。中華國際黃頁公司總經理徐祖詒分析,雖然黃頁媒體推出如線上黃頁、手機黃頁及行動黃頁等整合性服務,力圖在網路時代,重新找回黃頁的新價值,但是由於利潤不高,仍無法抵消平面媒體的衰退。

儘管過去一年表現慘澹,但徐祖詒仍對2011年黃頁市場成長,保持樂觀的態度。首先,他預估內需市場,將會因為政府開始釋出公務人員加薪等利多訊息,而逐漸熱絡,中小企業投入廣告預算的意願將可能提高。在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及的將來,跨平台的黃頁如線上黃頁、黃頁手機應用程式APP等開發勢在必行。除此之外,跨地域的發展,預計將會為黃頁市場注入新的活水。

展會市場 穩定發展  展昭國際企業執行副總姚晤毅

展覽是個能和客戶面對面的行銷方式,成長或衰退除了受到景氣影響,也受展覽場地所限制。

若將全台展會市場提供的攤位數加總,一年估計有22萬個攤位,而2010年總共賣出約11萬個,相較2009年成長10%。展昭國際企業執行副總姚晤毅表示,從展覽類別來觀察,消費展在金融海嘯時期衰退不大,因此2010年即使景氣復甦,成長也有限。但是專業展像是機械展之類的小眾展覽,成長十分明顯約有20%。

姚晤毅也提到,在2010年展會場地有使用率不均的現象。以台北來說,世貿一館及三館的使用率最高,而南港展覽館由於發展較晚,使用率較低,未來如何平衡各展覽館使用率將是重要課題。

而台灣的展會市場短期內不可能出現價格的變動,而展覽的數量也不見增長,因此姚晤毅預估2011年整體成長幅度有限,保守預估約5%。不過,2011年台灣建國百年的系列展覽,能否帶動台灣展會市場,仍然有待觀察。


網路成長 多元發展  凱絡媒體數位行銷協理朱怡靜

凱絡媒體數位行銷協理朱怡靜表示,2010年網路廣告量約新台幣85.51億元,成長約22.3%。除了廣告主的青睞外,景氣回溫也是原因之一。IAMA理事長吳毅弘認為,2010年「關鍵字搜尋」的運用已經成熟,成長幅度較小;反觀社群媒體的運用,雖然在網路廣告占比小,但成長率可觀。在2011年網路廣告量,大約還會成長18.5%。

Yahoo!奇摩媒體業務事業群總經理王興表示,由於網路是可以檢視投資效益的有效工具。未來要如何極大化,創造消費者與品牌間的親密度(bonding & engagement),會是接下來的重要發展目標。2011年整體網路市場持續會有兩位數的成長,而在廣告技術上,將會從消費者行為搭配數位技術,研發出更多的精準行銷方案(Targeting solution)。

朱怡靜表示,廣告主在使用媒體上漸趨成熟,在網路下廣告時不僅會用關鍵字搜尋,也會請部落客創造口碑、運用社群媒體做病毒行銷;甚至跨媒體傳播,而網路也成為策略之一。2011年廣告主運用數位的預算比例,可能會有15或20%。


直效行銷 穩定成長 奧美互動行銷 董事總經理張志浩

直效行銷廣告主要分為電子廣告信(EDM)和傳統的紙本DM兩種。奧美互動行銷董事總經理張志浩認為,數位媒體的快速成長本來就是一個趨勢,也占有一定的優勢。以2010年上半年來看,直效行銷成長約23%,但若以整年度的直效行銷廣告量而言成長約20%,預計2011年數位直效行銷媒體可望再成長20%。

主要原因在於眾多社群媒體的興起,讓廣告主愈來愈能掌握這些消費者的使用行為、習慣、喜好,甚至知道哪些人對於哪些關鍵字是會有反應。而根據這樣的方式,提供更精準的廣告訊息,透過EDM的發送,或是讓有興趣的消費者主動去搜尋關鍵字,除了大幅降低浪費的問題,也讓效果更明顯。

另外,傳統的紙本宣傳單DM,其實還是有存在的必要,但是需要在質的方面更精益求精,並且專攻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對這些消費者來說,以量取勝是毫無效益的,唯有精緻,備受尊榮的感受,才能引起消費者購買或注意廣告的興趣。因此面對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磨合期,在紙本DM方面的運用,需要更加謹慎。

外銷廣告 持續成長  雷德商訊總經理楊家銘

台灣在海外媒體刊登、拓展全球市場的廣告,在2010年約新台幣29億元,較2009年成長17%。在國外媒體刊登的外銷廣告,需要較長的前置作業,所以對廣告主來說也不太敢冒然的去做一些太大的動作。以產業別分析,一般來說電子業的成長較大,因為機械業廣告通常比較固定,不太會有太大的漲幅。

雷德商訊總經理楊家銘估計,2011年外銷廣告量大約成長8%到10%。就地區來看,外銷美國這部分,通常很固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在歐洲地區,雖然有成長但也有衰退,所以相互抵消;日本方面因為日幣高漲,勢必在未來的一年會有許多日本大廠會來台灣,也會間接的改變台灣的工業結構,未來在日本外銷廣告這一塊,期望會有一點小幅成長。

至於比較大幅度成長的國家,像是俄羅斯、印度、巴西,都是高成長市場,只是印度市場真的大到很難以捉摸,不像台灣對中國市場這麼了解。不過,整體來講,預估2011年的外銷廣告量可望到達32億元。


行動行銷 可望新機 台灣大哥大 整合行銷部經理蘇幗元

2010年手機簡訊廣告發送量約為14.5到15億則,比2009年的12多億則,約成長18.2%。當中企業簡訊,約成長20%;另外透過電信業者資料庫做的行銷,目前看起來是持平。從產業面來觀察,化妝品、建築、金融、保險,都是使用簡訊做溝通的主要產業。今年在服務項目上,也增加了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能針對進入服務範圍的消費者傳送簡訊,不僅更精準,也更符合建築、金融、保險等產業的需求。此外,支援手機無線上網的廣告網站AD PORTAL,也提供客戶除了文字簡訊外,與消費者更即時的互動。

提到選舉,對於行動行銷來說,五都選舉所創造的廣告量並不如預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選戰局勢,大家都可以猜得到;另一方面,2010年承接選舉廣告業務的電信業者較少,使得總到達率大幅減少,在加上廣告審核過程嚴格,也讓客戶選擇行動媒體的意願降低。

2011年行動廣告的成長率應該還是在10%左右。未來除了簡訊之外,像是Google、Apple都有開發出自己的廣告模式,這塊市場,台灣電信業者,應該都不會缺席。未來一年,相信行動廣告會開發出更多的應用。

活動行銷 希望百年 動希創意總監周逸之

當透過大眾傳播媒體宣傳品牌的廣告愈來愈沒有效時,許多廣告主開始重視能讓消費者體驗品牌的活動行銷。

儘管各界普遍認為台灣景氣已經復甦,但活動行銷公司動希創意總監周逸之卻表示,各廣告主在活動行銷的運用上還是保守,跟不上景氣好轉的速度。而2010年台灣活動行銷產業,因為有中國世博以及台北花博的加持,整體呈現成長的趨勢。除了大型活動,公關公司、媒體代理商所策劃的產品發表和節慶行銷等小型活動,也跟著成長。

2011年台灣除了延續花博外,值得觀察的大型活動則是10月份設計大會,預估將會帶動另一波活動熱潮。而政府所規劃的建國百年系列活動,也將對市場成長有正面的影響。此外周逸之特別提到,政府提出「區域觀光旗艦計畫」,希望藉著建國百年聲勢拉抬地方觀光,所以未來一年,來自政府的活動標案會增加,主要將以觀光局為主。儘管有這些活動計畫正在籌辦,周逸之仍對未來活動行銷市場的成長不抱持樂觀,因為活動行銷能夠掌握的廣告量占比低,若能從整合行銷角度切入的話,相信會獲得比較多機會。

廣告公司 生存之道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益謙

乍看之下,在2010年各媒體都有高幅度成長的情況下,廣告公司好像是當中最大的受惠者,但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迷思。特別是由於媒體使用行為的轉變,使過去一年來,廣告公司工作複雜度和工作量都增加,人事成本也跟著提高。因此,2010年廣告公司雖然都看起來很忙,但營收成長跟經濟成長率的10%差不多。

從產業面來看,如旅遊業、汽車業、房地產等,這些都是衰在百業前、興在百業後的指標性產業,在2010年都有高幅度的成長,而在金融海嘯期間仍穩定成長的日用品,反而在2010年持平。

雖然長期觀察台灣市場的變化,新生兒減少,以及人口老化等問題,都會影響內需市場,並對廣告產業帶來衝擊,但短期內市場回溫、股市熱絡和陸客來台的人數增加,則會刺激GDP成長。因此,大部分廣告公司都預估,2011年總廣告量應該會持平。不過,廣告界該努力的不應該只是營業額,而是找出核心價值,才能在經濟不景氣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