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品牌定位必須要在消費者心中有明確的位置,一旦位置和印象建立,要再改變並不容易,因此,品牌的經營必須要有長期的策略,不能且戰且走。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搜尋

(文/溫慕垚)由於市場大環境未見轉佳,市場競爭加劇,同時數位行銷的觀念快速傳播,各個品牌都在對應環境的變化,不但在產品線上精益求精,甚至許多品牌在形象定位上也不斷調整,以因應時代的變化,以及市場的改變,其中有兩個通路品牌的變化非常精采,一個是生鮮超市的龍頭一全聯福利中心;另一個則是家俱通路一 IKEA。

全聯福利中心自2007年播出廣告以來,建立了「便宜」的通路品牌形象,經過2008年的金融危機,一舉將全聯的知名度和銷售量衝上高點,但隨著經濟情況緩步回升,全聯也積極品牌轉型,其產品線調整在生鮮產品到位後,成為一家名符其實的「生鮮超市」,筆者亦撰文「全聯的完全變身」來描述全聯福利中心近年來的品牌轉型。

雖然全聯福利中心積極轉型,但要從一個「價格訴求」的品牌轉型為「價值訴求」的品牌,除了產品面的調整外,就需要長時間的「洗腦」才能成功。


另一個通路品牌 IKEA 也是在近年來轉變形象著力極深,從最初的「價格型」形象,近兩年來則經營形象,到今年的新品上市廣告「為愛下廚大挑戰」,以故事帶出新品上市的訊息,不以商品為重心,更不帶價格,整支拍攝的風格很有「IKEA」的感覺,也代表近兩年來的形象改造,已有一定的成果。

筆者前陣子撰文「IKEA 的平淡幸福」,觀察到 IKEA 以「家」為中心的「真實」故事行銷已不斷展開,先是找不同的家庭客群,而後以不同的家庭故事來帶出 IKEA 的品牌風格。

IKEA 的家俱本就是家庭各個角落的重要「配角」,當家人的「主角」互動引起消費者共鳴後,IKEA 的形象也就逐步建立,跟全聯福利中心相較,IKEA 的商品本就有一定的風格,過去也就用第四類的感性價格訴求來包裝其價格訴求,因此,IKEA 的品牌印象在消費者心中,比較不會有強烈的「便宜」記憶,近年的轉型,加上不敗的議題一「家」,都讓 IKEA 的轉型會有不錯的成效,只要繼續維繫這種風格,不要重回訴求價格的回頭路,IKEA 將可以從過去的「北歐平價風」,轉變為讓消費者有感覺的「家的 IKEA」。

品牌定位必須要在消費者心中有明確的位置,一旦位置和印象建立,要再改變並不容易,因此,品牌的經營必須要有長期的策略,不能且戰且走。

當然,許多品牌並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做品牌,而是時勢造英雄,一旦銷量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就「被迫」會成為品牌,為了長久銷售之計,品牌定位就要「從長計議」,一旦品牌定位有了方向,行銷的執行就有了準則,持之以恆同時觀察市場的變化,符合當代市場需求的品牌,就會逐漸出現。

筆者於網路中看到一則有關網路寫手的文章,也找了些過去的案例來看看現在網路寫手的生態,下週為讀者分享,也歡迎讀者提出想要筆者分享的主題。

註:閱讀後有許多感想要抒發嗎?以下提供兩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討論一:您覺得 IKEA 是否已經脫離「平價」的品牌印象?
討論二:你有什麼行銷事件或現象,希望作者能提出來分析及分享?
或者,你有其他更犀利的觀點或觀察,歡迎上動腦 Facebook 踴躍發表

 

 

 



***歡迎加入筆者的行銷社群:行銷金三角臉書社群、或瀏覽筆者的行銷部落格:行銷金三角部落格 

博客來購書網址:本書銷售所得扣除成本將全數捐給社福團體,歡迎各界朋友一起讀好書,做好事。